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804730
大小:71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31
《2017福建省考最新真题精析(6.20上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福建省考最新真题精析(6.20上午)主讲老师:王迪授课时间:2017.06.20粉笔公考·官方微信2017福建省考最新真题精析(6.20上午)(讲义)1.某市环卫部门在200米的一条路上设立了200个垃圾桶,有人说好,有人说不一定物尽其用,你怎么看?2.医院某病患出院前查看病例,上面的字迹潦草。他认为医生有把小病当大病治,有乱用药的嫌疑,在医院闹起来。你作为医院处理此事的负责人,你会怎么做?3.你是市供电局的负责人,工业园区停电急需维修。但是小王本月加班次数太多,且因周末有重要约会而拒绝前往维修,你怎
2、么劝说他?请现场模拟一下。4.你是大学生村官,机构经常利用召开免费保健讲座形式给老人卖药,其实则欺骗老人。村干部多次劝告还是有老人上当,你会怎么做?12017福建省考最新真题精析(6.20上午)(笔记)【说在课前】针对福建省而言,考过的题肯定不会再考,需要掌握的是题目类型和方法思路,为以后答题做准备。有很多思路,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要因为想不到某些点,就担心答不好。今天尽可能讲解明天考试可以用到的东西,以及答题思路,答题时保证基本的方向正确,言之有理即可。1.某市环卫部门在200米的一条路上设立了200个垃圾
3、桶,有人说好,有人说不一定物尽其用,你怎么看?【解读】(1)某市的环卫部门是政府主体,因此是政府行为,福建常考查政府政策、行为等,要多积累。成人一般臂展是1米多,据此想象一下垃圾桶的密集程度。一旦出现有人说„„,有人说„„,需要考虑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建议大家选择一个主观点,不要“和稀泥”,这样考官更容易抓取你答题的要点。对于大部分题目而言,有一定的倾向性,可以选有倾向的那个观点来论证。你怎么看?本题很容易得到的观点是设立这么多垃圾桶不一定物尽其用,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出发点很好,此即答题的第一步:亮观点
4、。(2)亮观点的方法。大家常说:我认为出发点很好,但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样的说法没有亮点,可以说得更具体一点:①针对环卫部门的具体的做法,不可否认其出发点很好,无可指摘,为了让环境更好,但是在具体做法上我并不认同,或者说我认为其具体做法值得商榷或者存在问题;②还可以说成200米这样的行为过于夸张,有点用力过度,矫枉过正,或者说我感到吃惊诧异。③也可以结合背景进行答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该环卫部门的出发点很好,但是具体的做法有些矫枉过正,我并不认同;④还可以思索一
5、下例子,通过同类类比。看到这个现象,我不经想起了曾经在社会上引起热议的新闻,有一家企业在自己门口200米的路上排了150个垃圾2桶,而题目中环卫部门的做法甚至更甚,200米设立了200个垃圾桶,其实当今社会确实关注环保问题,但是具体做法却过于夸大,矫枉过正。通过例子的方式体现自己平时的积累;⑤其他题目还可以通过名言警句、领导人讲话等入题。(3)做法有好,也有不好。欲抑先扬:如果我认为这个事情不好,但凡有一点点好的地方,就先肯定再否定。或者这个事情好,但有一点小问题,我不否认它存在某些问题,但是也要看到它的好处
6、。保证我们论证全面性的同时,还能兼顾重点突出。看到这个行为,我们不可否认采取这样的做法确实有一定的好处,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环保上提供助力。(4)好处:①方便群众投扔垃圾,硬件设施的完善是做好环卫工作的第一步,这个“方便”确实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垃圾情况。②2米1个垃圾桶,通过这样醒目的设置,提醒人们爱护环境,倒逼群众自觉遵守环卫规定,主动做好垃圾入桶,“不好意思”乱扔垃圾。③决心。体现了环卫部门改变这种陋习、失范行为的决心,其出发点很好。(5)不合理的地方:①需要这么多垃圾桶吗?不需要,这样的设置浪费资源,不仅浪
7、费了物质资源,还增加了环卫工人的负担。环保是高效、节约各方面的资源,设置这么多垃圾桶本身就与环保理念相冲突。②不美观,“满城尽带垃圾桶”,垃圾桶本来就“臭烘烘”。从城市的规划上看,这么密集的垃圾桶,肯定影响市容美观,如果一个外地人到这个城市看到全是垃圾桶,肯定印象不好,因此影响城市形象,“气味”也给人们带来不适。③治标不治本,光给垃圾桶,契约精神、制度建立不强。简单粗暴,环保上的形式主义,个别政府在制定环保政策的时候,没有考虑问题产生的根源,没有直接解决问题。政策缺乏科学性,最终影响的是群众对政府的评价以及政
8、府公信力。(6)原因:一方面是人们环保意识不强,自身素质不强,乱扔垃圾的屡禁不止给政府治理带来了困扰;另一方面是政府不作为、乱作为、懒政、形式主义,政策上缺乏严谨的论证,导致这样的行为。但也可以不谈,因为答题时间较短。3(7)对策: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形成合力,例如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或者我认为,面对这一问题既然不能简单粗暴,必然要从更深层次的方面来给予解决。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怎样让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