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追问的策略

课堂追问的策略

ID:37796340

大小:111.19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5-31

课堂追问的策略_第1页
课堂追问的策略_第2页
课堂追问的策略_第3页
课堂追问的策略_第4页
课堂追问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追问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追问的策略——刨根问底演绎课堂精彩马晓辉谢俊梅高风梅董永红数学是关于思维的科学,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提问离不开追问。数学课堂追问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有积极的作用。追问如探路,探索寻找学生真实的想法;追问能激疑,激发学生质疑新的问题;追问可明理,提高升华学生思维的水平;追问能的辨析,培养学生辨别反思的能力;追问能延伸,让学生构建知识的网络。一.什么是“追问”?追问在《辞海》[1]中的定义是“追根究底的问;追查”。既然追问的本质是问题,那么课堂追问实质也是一种问题,但是是对问题的再问,是对教学知识的“穷追不舍的问

2、”,更是对学科知识的一种追寻查找。《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2]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而“追问”是一种提问技巧,是课堂上教学内容的“二次提问”,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是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深入理解和掌握。它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组成部分二、追问的意义与作用首先,追问作为前次提问的补充和深化,追求的是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品

3、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在“满堂灌”的现象已不多见,但是“满堂问”的现象又露苗头,大量浅白直露、毫无思维价值的问题充斥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效果寥寥无几。追问技巧的运用,应该对改变这种“问题的问题”有所帮助。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是学生的自觉体验和主动思考难免有肤浅疏漏之处,这就需要教师的控制和引导,而追问正是不可或缺的调控手段。其次,追问着眼于学生思维过程的还原和外化,有利于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

4、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的。也就是说,教学的视线应由过去的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其学习过程。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有着其它提问技巧不可比及的优越性。追问的作用:追问是建立在教师学识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技巧,是课堂上教学内容的“二次提问”,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适时恰当的追问使学生探究学习的动力,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的钥匙,也是学生理性思维深入的标志,是提升学生思维高度的云梯,是教学回归本真的理念体现。可以对学生起到一个思维桥梁与导向的作用帮助学生找到思维的方向激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很多时

5、候有效的追问会让我们的教学效果“锦上添花”。追问也是一种教学手段,它是联系教师、学生与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三.课堂追问现状与原因:1、有量无质,缺乏思考性。有些教师误认为新课程数学课堂,要形成师生互动、要充分调动学生,就要多问,采取了一问到底的策略。一问一答,看似热闹,虽然部分问题能带动学生积极思考,但数量过多,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思考,有的问题太过于简单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显然丧失了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机会。“6764”中,左

6、边的6读什么?7读什么?中间的6读什么?4读什么?这个数读什么?6764这个数怎么读?这两个6的读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分析:有些老师总喜欢把问题掰开揉碎,讲深讲透,学生不用动脑就能听明白。这实际上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思维价值,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尽可能从整体上把握问题,创设一种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2.不分对象,缺乏层次性。课堂上有的老师问题的提出过于直露浅显,就如一碗清水,无滋无味,没有任何思考的空间和余地,学生只需回答“是”或“不是”,“好”或“不好”就行,这样会极大地抑制学生的思维。有的问题设计的过难、过偏

7、或过于笼统,学生无所适从,无处下手,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低年级课堂上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经常看到教师提这样的一些问题,如“你们从图画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不是说看到了美丽的蝴蝶,就是看到了可爱的小鸟,不是说白云在唱歌,就是兔子在跳舞。往往折腾了半天,学生就是提不出一个数学问题来,低年级的小朋友想象丰富、天真烂漫,把数学课弄得像语文看图说话似的。一方面是学生群情激昂,离题万里,另一方面却是教师焦头烂额,手足无措,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数学问题。  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教材安排主题图的目的是什么?和老教材相比实验版教材每

8、个例题前都有一幅情境图,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那么安排主题图的目的一是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二是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要培养学生在观察情境图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