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时代风采

第七课时代风采

ID:37784617

大小:1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31

第七课时代风采_第1页
第七课时代风采_第2页
第七课时代风采_第3页
第七课时代风采_第4页
第七课时代风采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七课时代风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课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教案向着现代形态转换--现代中国画创作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现代中国画的发展情况,了解现代中国画的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1919年以来,变革时代的中国画所呈现的面貌;分析现代中国画的代表作品如何体现时代特点。  难点:重要现代中国画作者与作品介绍,以及如何解决好继承传统与借鉴外来绘画的问题难点  教法选择  图文结合,穿插现代中国画史的教学  学法选择  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学生看图看文字分析教材内容,设计问题使学生对作品进行感受、质疑、研究、分析

2、、讨论、辩论、评论、并总结。  教学准备  视频仪优秀现代中国画作品  教学过程  1.导入:利用视频仪放大优秀现代的中国画作品(徐悲鸿《九方皋》、林风眠《戏  剧人物》,石鲁《转战南北》、黄胄《新疆老人騎驴彈唱圖》)并给出中国现代绘画的时间限定:1919年至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让学生对现代中国画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2.讲述现代中国画发展史  中国现代美术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美术。  大体上可以分为6个发展变化阶段:①辛亥革命到30年代前期,②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③50~60年代前期,④“文

3、化大革命”10年,⑤70年代末至80年代。⑥80年代至今  20世纪中国画处于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过程。和古代美术相比,它的  社会文化环境、对象与作者、品类与形式、性质与地位等,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如整个中国现代文化具有的过渡性、矛盾性和生发性那样,中国现代美术也充满了新旧交替、中西混融、变化发展的特色。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反复探索,找到了发展中国画的途径:首先是要面向中国现代生活,重新打开创作的源头活水,其次是解决好继承优秀民族传统与借鉴外来创作经验的源与流的关系。在20世纪60年代初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

4、了中国画发展的高潮时期。出现许多代表性画家和优秀的作品。其中变化最为突出的是人物画.  3.学生分组自学讨论。  分析比较中国古代作品,西方绘画作品和中国现代作品。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并简单分析现代国画作品  (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达芬奇《蒙娜丽莎》,周思聪《人民和总理》)提供背景资料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达芬奇《蒙娜丽莎》画中人为佛罗伦萨银行家妻子丽莎。达芬奇为她画像时间是1503年,画中人的主要神情是“微

5、笑”,世人称之为“神秘的微笑。”  周思聪《人民和总理》表现1966年邢台地震后,周总理前往灾区慰问的情景。  教师总结:中国古代画以写实为主,注重、立题、写意、线条感觉有韵味;西方绘画以“再现性”为其主要特征,这种写实带有浓厚的风格特色:时代的、民族的,以及艺术家个人的风格特色;近代国画的写实中多少都加了点西方速写的感觉。注重体积、造型、空间、质感的塑造。  4.学生欣赏名家国画作品,一起讨论传统中国画向现代形态转换的问题  中国人物画的现代发展,要求画家对现实人物、现代生活有深入观察、了解。同时还要有很强的造型基

6、础,而主要的困难则在于要能够自如的运用传统笔墨技巧,突破以往的表现程式,创造出与题材内容相适应的新的绘画语言。  20世纪30年代,赵望云《改造荒山学习文化》的农村写生,开辟了中国画创作的生活之路。  赵望云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积极提倡新国画运动,以大量表现劳动民众生活的农村写生和国画创作,开创了一条中国画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道路。被称为“苍头特起”之艺术前锋,中国画革新的闯将,二十世纪中国画坛大众化思潮的先驱者。  徐悲鸿《愚公移山》、蒋兆和《杜甫像》、周思聪《矿工图》等人在传统人物画的基础上,借鉴西方

7、绘画经验,受到现代绘画造型的训练,锻炼提高了造型能力,也吸收、借鉴了油画、连环画等画种的创作经验,丰富了表现生活的技巧。对人物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黄胄到新疆《庆丰收》、刘文西在陕北《祖孙四代》,在异地社会文化环境下,找到了与自己艺术个性的契合点,他们以速写为手段,积累了丰富的生活感受,从生活实践中,找寻到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绘画技巧。  《庆丰收》创作于1976年,表现新疆各族人民丰收季节聚集在葡萄架下欢歌跳舞的景象,画风奔放,人物动势,色彩绚烂,很好的渲染出一派热情欢乐的情绪。  《祖孙四代》创作于196

8、2年,以结实厚重的笔墨画出作者对陕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印象。并赋予作品的寓意,即四代人所经历的时代变迁。  重点分析蒋兆和《一篮春色卖遍人间》  蒋兆和。四川人,16岁开始从事绘画。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代表作品《流民图》、《一篮春色卖遍人间》。蒋兆和的人物画创作在当代中国画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  《一篮春色卖遍人间》分析,是蒋兆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