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70653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30
《找到学习的钥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找到学习的“钥匙”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知识问题化”,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中,走进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学生在阅读中深入文本、体悟升华、拓展延伸,找准课内外的结合点,进行了学法、主题的迁移。找到了自主学习的方法,也就找到了开启学习之门的“钥匙”。 回顾导入 师: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那么,课文中有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令我印象深刻的语句是——“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师:这是对母亲的什么描写呢? 生:这是对母亲的语言描
2、写。后面还有对母亲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 师:说得真好。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篇课文——《秋天的怀念》。 合作品读 师:谁来介绍一下作者史铁生的命运? 生:他命运坎坷。21岁时,他双腿瘫痪,他的人生坍塌了;23岁时,他母亲去世,他的世界坍塌了。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坚强地活了下去,这离不开母亲对他的细心照料和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 师:很好。老师今天带来几个问题,与同学们共同品读。 (教师课件出示学习目标:1.用心品读作者对母亲的描写,说说母亲是怎样关心照顾“我”的。2.透过文字,你能感受到母亲怎样的心理活动?3.作者怀念母亲,为什么要
3、写赏菊花这部分内容?) 师:老师给同学们一些学习建议。先自主学习,认真阅读,在感受深的地方进行简单批注;再合作学习,把自己的感受和组内的同学交流;最后进行小组展示汇报,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板演。现在开始学习吧。 (学生自主学习,围绕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交流、品读) 师:老师看到各小组已经把要展示的内容呈现在黑板上了。刚才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老师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就是各组的小组长能够起到组织、引领、分配的作用。组员呢,也能够积极配合,大胆地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老师给每个组都打满分,大家继续努
4、力。 展示汇报 第一组展示 生1:我们组抓住了3个关键词——“挡”、“躲”、“注意”。请我们组的组员为大家读一下,关于“挡”这个词的相关语句。 生2:“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生3: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当时已经是深秋了,外面都是一片凄凉的景象,所以母亲挡住的,就是外面的一片凄凉和伤感。 师:看到树叶唰唰飘落,大家都会有一份伤感。老师想说,一声呜咽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史铁生几次想到过自杀,母亲为他挡住的,仅仅是秋风后的萧瑟吗?她还可能挡住了什么? 生4:她想挡住儿子心中的
5、那份阴影。 生5:我想母亲可能还想挡住儿子心中的那份痛苦。 生6:还有儿子心中的那份绝望。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母亲不仅想挡住秋风后的萧瑟,更希望能挡住儿子心中的那份绝望,希望儿子对生活充满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 生1:看这两个关键词——“躲”、“注意”。 生2:我为大家读一下。“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我的动静。” 生3:作者在自己最好的年华,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在阳光下奔跑,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他心里那份痛苦得发泄出来。母亲体谅他内心的痛苦,没有阻止他,悄悄地躲了出去。 生4: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可
6、是她又怕儿子在发泄的时候伤到自己。所以,母亲在儿子看不见的地方,偷偷注意着他的动静。 师:“理解是爱的别名”是泰戈尔的名言。没有理解,就没有真正的爱。母亲给予作者的是真爱。“理解”这个词,老师摘录到黑板上。 第二组展示 生1:我们组展示的也是这个问题。其中“挡”、“躲”等词语已经品读完了。我们重点补充一下“翻来覆去”这个词。 生2:“我却一直不知道……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生3:从这里,可以看出母亲这时已经是病入膏肓了。可是,她心里没有自己,只有自己的儿子。她只希望儿子对生活充满希望,却没有顾及到自己的病情。 生4:母亲不想
7、让儿子担心,所以才隐瞒着自己这么重的病。这份疼痛一直没有被儿子看出来,可见,母亲对儿子的爱有多么深啊。 第三组展示 生1:我们组抓住“憔悴”、“央求”这两个词,重点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照顾。 生2:“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的神色。”母亲的憔悴,不仅因为自己的病痛,还因为她担忧儿子。 生3:在刚才提到的“翻来覆去”一词中,也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情感。母亲自己宁可翻来覆去忍着病痛,也不想让儿子知道。 生4:母亲在自己病重的情况下,还苦苦央求儿子,可以看出,母亲是真的希望儿子可以走出阴霾,找回对生活的希望。 (其他展示内容略) 主题拓展 师:《秋
8、天的怀念》让我们感受到了母子情深。但对史铁生来说,一篇文章还不足以表达这份怀念,“母爱”一直都是他写作的主旋律。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他写的另一篇文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