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63554
大小:3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30
《提高写作能力之捷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提高写作能力之捷径——激发兴趣张兴强摘要: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每位老师引起重视,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大胆淡化,给学生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让写作成为一种需要,认真对待学生的每一次作文,运用各种有效措施去激发写作兴趣,必能走上一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捷径。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激发;能力提高兴趣是指人们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爱好活动的意识倾向。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一个人对其所学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便会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而热情有一种魔力,它会创造出奇迹。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师生普遍是“
2、谈写作就头痛”,教师怕作文教学,学生则又不喜欢写作成风,学而不用,作文只图交差了愿,长期原地踏步不见长进,更别说是创新了。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激励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作一些经验之谈。一、大胆淡化,给学生足够的勇气和信心。作文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这是师生都心知肚明的。因为重要,所以便严阵以待,这给学生作文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而对重压的直接反映就是害怕。来自心理的障碍就得用心理的方式来克服,那就是将它“淡化”,用一种平常心去对待写作,以免学生谈“写”色变。首先是淡化理论指导。教师在学生写之前不能过多的对题目作自己的讲解
3、,使个人的思想限制或主宰学生,给学生思想带上镣铐。因为写作之前是学生思维活动最活跃的阶段,一篇文章有无创新多半取决于动笔前的思考,要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才会有正常或超常的发挥和表现。其次是淡化书面批改。叶圣陶先生说过,“改文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从一定意义上说,批改就是再次创作,教师面对作文本伏案批改的实际意义不外乎是出于一种“裁判”和“权威”,而这只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输,教师单方面盲目传播一家之言,学生则仅被动接受,这怎么能使学生的作文有所提高?另外是淡化“规定作文”。对于有计划的课堂作文,学生练笔兴趣不高,只是提笔应付。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自我
4、实现的需要。这启发我们当把作文教学放到学生的写作心理研究上,在调动学生写作主体积极性和激励学生个体上下工夫。要让学生在心理上不紧张不畏难,靠大谈特讲作文的意义、重要性之类道理并不能奏效。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一些直观、形象、新颖、有感染力、有激励和竞争机制的新方法和新措施,以调动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创造等智力因素,例如可以创班刊,编写抄报,鼓励投稿等,引导学生将自己习作亮相,把自己的创作发表公布于众,让全体学生评论,突破学生作文无读者状态,使之从无读者过渡到有读者,促使学生写作时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树立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学生的写作才能积极、主动
5、。这些做法虽说范围小档次低,但这是“自动作文”,不是为作文而作文的“规定作文”,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激起他们的写作兴趣从而努力去学习、优化作文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当然,淡化不等于取消,这里淡化的目的其实在于强化,在于减轻学生对作文的心理压力,增加写作兴趣,帮助树立起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来面对作文。二、让写作成为一种需要。人们做得最好的事情总是自己愿意和喜欢做的事情,作文当然也是这样。美国的韦斯特在《提高写作技巧》一文中曾经说过:“对于一个富于智力的人来说,因为不能写作而保护自己,保护人类,保护世界,那可就是很悲惨的事了。”由此可见,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
6、,写作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的写作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解读这两句话可以得知,前一句,重在自我表达发展个性;后一句,重在交流信息,传达思想、适应社会需要。可见,抓好作文教学顺应信息社会的需要,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但从目前的语文教学总体情况来看,作文教学中实用主义泛滥,导致了作文训练没有扎实的根基,只是顺着“高招”、“中考”走,不但使作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而且失去了教学本身的科学性,致使作文教学陷入一种刻意的盲目性,完全成为刻板的应试教学。而学生迫于升
7、学的压力,他们长期受困在由家庭到学校,再由学校到家庭的单调的直线式的生活里,使学生失去了亲近自然、走进社会的机会。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难怪学生写起作文来,常常感到无从下笔。他们不是饱尝搜肠刮肚之苦,就是显露捉襟见肘之窘,这样就打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造成厌写和怕写的结果。来我们班实习的物理老师上节课上完成任务走了,提前来到教室的我,和学生谈到了这个小张老师的“最后一课”。在这节课上,张老师没有带书本讲课,也没有让学生做作业,而是让学生就物理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