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估算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ID:37729095

大小:4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9

估算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1页
估算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2页
估算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3页
估算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4页
估算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估算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估算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一、如何落实新课标对估算的要求第一学段: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是第一学段估算的核心。如何理解“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包括计数单位、计量单位)2011版课标附录例6:学校组织987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带8000元钱够不够?解决此题的适当方法是把987人看成1000人,所以适当的单位是“1000人”。在对大数进行估计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单位也很重要。一般来说,估计教室的长度时,通常以“米”为单位;估计书本的长度时,通常以“厘米”为单位。也可以用身边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为单位,如步长、臂长等。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际熟悉一些常见的计量单

2、位真正了解其长短,大小和轻重等,并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表象。如学完了长度有关知识以后,给学生提出如下问题:课桌大约有多高?黑板大约有多长?多宽?门大约有多高?大树大约有多高?在学完了人民币以后,让学生研究的问题:你有10元钱,可以买哪些学习用品?你买1把小刀和1枝铅笔大约带多少钱等等?在学习了认识时间以后,要学生调查问题:你吃午饭大约在什么时间?晚饭呢?你上学大约多长时间等等。第二学段:联系实际情境的估算、纯算式的估算。二、如何把握估算教学的内容及其要求(一)价值1、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曾有学者做过统计,一个人日常生活中估算的机会比精确计算的机会要多得多,如:每个家庭都要计

3、划自己家庭的收入和支出。2、有利于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发展学生的数感。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而学生形成良好的估算习惯,有助于他们形成对数、问题及结果的直觉的素质,让他们学着用定量的方法来帮助解决问题,从而使事物的面貌更加明晰、准确及严密,进而增进他们的数感。3、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估算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学生时时处处注意观察生活中的许多常量(如一瓶矿泉水的体积、一枝笔的长度等),并积淀成生活的常识。长此以往,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敏

4、感性和主动捕捉信息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观察力。4、为判断计算器、口算和笔算结果是否合理提供了依据。估算带有直觉和猜想的成分,是一种跳跃式的思维,而笔算则是一种过程性的思维。计算器、口算和笔算三者可互相支撑,互相验证。面对不同的算式,学生有时用计算器计算,有时用精确笔算,结果对不对,特别是积的位数、商的位数,准确不准确,可以先用估算的方法,来确定一下它大致的取值范围,计算后可利用估算判断结果是否合理。5、估算有利于培养学生做事的计划性。学生在从事某种行为时,可以对有关问题做出粗略的初步估计,以确定此事可不可行,或者做此事有无必要,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最后确定。如估计外出旅游的费用,估计到达

5、某地的时间,估计有可能遇到的困难。点菜时事先估计餐费,估计完成一件工作所需时间,装修时估计预算,估计铺地面需要多少块砖等。如此养成习惯,有助于增强学生行为的计划性。如此养成估算习惯,有助于增强学生行为的计划性。6、估算对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有重要作用。(二)方法:①凑整的方法。如凑成一个整十、整百的数。②取一个中间数。如32、37、30和39这四个数求和,这些数都很接近35,有的比35多一点,有的比35少一点,就取一个中间数35,直接用35×4,就大约地计算出了这几个数相加的结果。③用特殊的数据特点进行估数。如126×8,就可以想到125×8,125的8倍,就得到1000。④寻找区间。也

6、就是说叫寻找它的范围,也叫做去尾进一,去尾就是只看首位,那么只看首位的时候,估得的结果就是它的至少是多少;进一就是首位加一,估得的结果就是它至多是多少。如32、37、30和39这四个数,看成了30,四个数的积至少是120,看成40,这样就是它最多可能是160,这样得到一个范围,就是寻找它的区间范围。⑤联系实际估算法。如人数、租车的数量一定是整数,汽车行驶速度比人行走要快得多;出勤率、成活率、发芽率等最高也只能达到100%。……(三)策略估算策略主要是指运用估算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小学生最常用的策略分别为:简约、转换及补偿。简约,即在估算时先把数简化成比较简单的

7、形式。如在估算32+37+30+39,把495看作500,把310看作300;转换,即在估算时把一种问题转换为另一种问题来思考。如估算602+597+589,把加法的问题转换为乘法问题“600乘3是1800,答案差不多是1800”;补偿,即在进行简约或转换时,进行了一些调整,以补偿前面运算中的偏差,使估算比较准确。例如,估算602+597+589,学生可能会进一步想:“答案大约是1800,而且会稍小于1800,因为我将每一个数都简化成600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