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教学设计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教学设计

ID:37649219

大小:6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7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教学设计_第1页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教学设计_第2页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模板学校:太平川二中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师夏军年级九年级学生人数50授课时间11.10课题6.3二氧化碳好一氧化碳(2)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一、学情分析前面学习过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对本节一氧化碳的学习起了铺垫的作用,对一氧化碳的毒性,也曾在生物学中学习过,所以通过对比学习学生不会有多大难点。二、教材分析本课题主要介绍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毒性、还原性。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如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该怎么办?等

2、实际问题共享式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生活离不开化学。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一氧化碳的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等形式学习本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氧化碳毒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关爱健康、生命的认识。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一氧化碳的性质·教学难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使人死亡的原因。五、教学方法(学法)情景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六、教具准备一氧化碳的储气瓶、烧杯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1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教师活动【课件】一氧化碳中毒的报道【提问】煤气中毒是由什么气体引起的?【板书】二、一

3、氧化碳学生活动倾听回答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环节2教学过程性质探究教师活动【过渡】一氧化碳分子比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那么它的性质与二氧化碳是否一样呢?【讨论】1、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理是什么?2、在煤燃烧过程中,一氧化碳使怎么产生的?3、人为什么不易察觉到一氧化碳的存在而发生煤气中毒?4、有人说在煤炉旁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这种说法对面吗?为什么?5、如何预防煤气中毒?为什么报警器安装在上面?【提问】由以上问题,请同学们对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归纳一氧化碳有那些物理性质

4、?表现出什么化学性质?【板书】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2、化学性质(1)毒性【设置疑问】一氧化碳分子比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物理性质有差异,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也不同呢?【讨论】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过渡】单质碳与氧结合表现出可燃性和还原性,一氧化碳也会与氧结合表现出可燃性和还原性。【演示】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提问】你观察到什么现象?【练习】请同学们写出化学方程式。点燃【板书】(2)可燃性2CO+O2=2CO2【讨论】(1)、一氧化碳不纯点燃后会有什么现象?二氧化碳

5、为什么不能燃烧?(2)、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泄漏应该怎么办?【讲解】一氧化碳和木炭一样具有还原性,也能还原氧化铜。【练习】请同学们书写化学方程式。加热【板书】(3)还原性CO+CuO=Cu+CO2【提问】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思考它有什么用途?【板书】3、用途:做气体燃料、冶炼金属学生活动讨论、回答讨论、回答讨论CO的化学性质点燃观察、回答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2CO+O2=2CO2讨论、回答加热书写化学方程式CO+CuO=Cu+CO2回答用途设计意图培养合作

6、学习能力通过对比,培养分析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培养化学方程式书写技能培养学以致用的思想教学环节3教学过程对比学习,科学记忆教师活动【布置任务】填写下列表格: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用途碳的单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学生活动回忆、填表设计意图对比学习,培养科学学习方法教学环节4教学内容总结教师活动学完本课题你学到了什么?学生活动回忆、总结、回答设计意图培养归纳能力八、板书设计6.3一氧化碳二、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2、化学性质:(1)毒性点燃(2)可燃性2CO+

7、O2=2CO2加热(3)还原性CO+CuO=Cu+CO23、用途:做气体燃料、冶炼金属九、习题拓展如果发生煤气中毒怎么处理?十、作业设计基础题:P1/123稍难题:1、请用三种方法鉴别:CO2和CO2、CO2中含有少量CO如何除去?(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十一、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形式互评:讨论中分析的掌准确程度教师评价:参与程度,积极性,回答准确率十二、反思1、本节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兴趣较高,参与程度较高,教学效果好。2、虽然还原性不好理解,但学习了碳的还原性,本节学生理解要好一些,对这样的概念,今后

8、学生可以逐步理解。3、学生对CO和CO2能使人致死的原因理解还是不好,在练习中加深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