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637864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7
《美术六册电子教案二次备课-活字印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内容活字印刷课时第1节共1节授课时间课程标准【综合探索】1.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2.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教学目标1.能够理清制作的过程与基本方法,了解手工制作过程中前后步骤的联系(技术意识)。2.能够合作完成作品制作,体验设计与制作带来的学习成就感和乐趣。3.感悟活字印刷蕴含着古人的聪明智慧以及古人在生产实践中的创造精神。4.懂得动手实践是解
2、决问题的重要方式。教学重点感悟活字印刷蕴含着古人的聪明智慧以及古人在生产实践中的创造精神。教学难点 动手实践刻一枚图章或“活”字。教学准备印纸、纸板、双面胶、印泥、拓印包初步教学活动设计练习设计意图二次备课 一、走近活字印刷,导入1、出示北京奥运会中国印的图片,引入活动主题活字印刷。(图片见附页)2、师简单讲解活字印刷的起源。(印刷术文字材料见附页)3、欣赏讨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0页至33页的图片与文字。(1)小组内交流欣赏感受。(2)讨论:为什么美术课要学习活字印刷?(3)小组代表汇报讨论
3、结果。二、印刷体验活动1、印一个字(前期学习状况检测)2、印刷预设的一句话(1)提出问题和困难直奔主题,用中国印向学生揭示本课的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活字印刷的历史与文化。活字印刷的开创之举是将“死字”变成“活字”。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便捷又可以反复使用,极大地推进了文化的传播。因这个创举,活字印刷术获得了“文明之母”的美誉。(2)提供录像资料(3)尝试理清印刷步骤并制作(4)出示第一次印刷活动的要求(5)小组印刷实践活动(6)依据第一次印刷作品再次提出问题3
4、、提供第二次实践操作机会,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实践:小组同学还是用组内这几个字,重新排列组合成为一个或几个新句子。(引导学生重复使用“活字”)(1)出示活动内容及要求(2)小组印刷实践活动(3)展示4、借用其他组的“活字”,组成一个新句子(机动)三、做一个“活字”。1、反馈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怎么做“活字”?2、讨论: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和工具。3、老师示范刻字的步骤及基本方法。4、课堂尝试活字制作(尽可能完成字模的描画,交流制作方法)四、活动小结:材料及工具的选择、制作步骤的探索。五、课后延伸:用学
5、到的方法为自己刻一枚图章。交流印制感受可以启发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维度的评价标准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促进学生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后。教师进行总评:表扬制作印刷好的小组,也表扬那些合作时表现文明的小组。板书设计活字印刷印刷体验活动、尝试做一个“活字”课后反思在这节三年级的综合实践课上,我经常会用盖印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有一次,几个学生好奇地观察我盖的章,问:“老师,是您亲手刻的吧?能教我们刻吗?”我说:“可以呀!这就是活字印刷呀?”学生大惊:“这就是活字印刷呀?”同
6、学们对这枚印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是,学生虽然在品德课上了解过四大发明,但对四大发明只知其名,不知其实,于是,我决定趁热打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一个新的活动主题——四大发明《活字印刷》应运而生。主题的开发应该是有据可依的。为了找到准确的目标定位,我依据了武昌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业评价标准,四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是实际应用为主的设计与制作类学习活动,单元学习重点主要以制作类学习活动为主,在三年级上学期依图纸和给定材料进行简单的制作基础上展开,经历教师指导下的一项简单的手工制作,侧重于认识常见材
7、料和基本工具,并了解手工制作程序和方法。《活字印刷》的研究不正好与这个单元的的能力目标相吻合吗?于是,我开发了一个与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活动主题,并做了如下设计:为了达成以下目标:学生提出关于活字印刷的问题。经历观察、调查、访问等研究过程,了解活字印刷的历史、材料、原理、制作方法,感悟活字印刷蕴含着古人的聪明智慧以及古人在生产实践中的创造精神。我按课型设计了三个阶段,1、提出问题2、展开研究3、汇报交流。活动进行得挺顺的,但我的感觉并不好。难道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就能达成这个目标?难道读读资料就能感悟
8、到中国文化的伟大吗?孩子的能力到底提高了没有?带着这些困惑,我对这个主题活动重新进行了设计。在第二次设计中,我对目标进行了调整,即:学生提出关于活字印制的问题,经历查资料、刻活字、用活字印刷的研究过程,了解活字方法,实践体验活字印刷的过程,认识常见材料和基本工具,懂得动手实践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感悟活字印刷蕴含着古人的聪明智慧以及古人在生产实践中的创造精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