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

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

ID:37587604

大小:440.56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5-12

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_第1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_第2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_第3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_第4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心理健康与维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1一、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教师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二)教师心理问题的分类(三)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四)教师心理问题的危害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三、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2一、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教师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二)教师心理问题的分类(三)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四)教师心理问题的危害3(一)教师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而近几年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须引起广泛的关注。41.统计学的数据。关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测试,用心理健康

2、测试量表(SCL-90),对多个城市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测试,多项调查均显示出:教师已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目前教学一线教师中有半数以上教师存在心理问题。据统计:30%~40%的教师经常性处于情绪波动之中,15%有心理问题;7%有心理障碍。52.个案的警示。(1)2004年7月刚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以优秀毕业生身份应聘到重庆市重点中学——石柱县中学任教的22岁女教师马某,因不能承受工作之重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上班3个月后留下遗书,在宿舍上吊自杀。6(2)2004年10月16日上午,海南省定安县教育局某宿舍区发生一幕惨剧:一名23岁的女教师用菜刀亲手砍死

3、了自己5个月大的亲生儿子后,又用刀割破自己左手腕动脉和砍破头部自杀,所幸被120送往医院抢救后已基本脱离生命危险。7(3)2005年1月,宁波二中的一名副校长在风景秀丽的千丈岩纵身一跃。身后留下的遗书上说,自己工作压力太大、郁闷、压抑,实在忍受不了。8(4)2005年8月24日下午4时40分左右,广东省阳西县程村中学一名青年男教师因陷入感情“泥潭”,在杀死自己一直单方面爱慕和追求的同校年轻女教师后自杀身亡。9(二)教师心理问题的分类教师的心理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六类:(1)适应不良(2)职业心理问题(3)人际交往问题(4)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5)心身疾病(6)神经

4、症10(1)适应不良适应不良也就是个人与环境不能取得协调一致。教师的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别;外界对教育的影响与冲击大;人际关系紧张,情绪波动大;学科知识不足,缺乏进修提高机会。11(2)职业心理问题职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职业观念问题和职业行为问题。职业观念是指人们对职业、职业选择、职业工作等问题上的看法和态度。教师的职业行为问题分为五类:怨职型、自我型、异常型、暴戾型和不良型。教师的职业心态包括:事业型、良心型、情绪型、无奈型、动摇型和离职型。不热爱教师工作,决心只要有机会就离开学校、从事其它工作。12(3)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是良好

5、人际关系的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状况是一个心理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交往出现问题,显得人际关系淡薄,影响工作和生活。教师常见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有:封闭心理、自卑心理、自傲心理、嫉妒心理、孤僻心理、猜疑心理等。13(4)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人格缺陷是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是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教师的人格障碍属于严重者,实际很少,教师的人格问题更多地属于人格缺陷。14(5)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又叫心理生理疾病。它是指

6、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躯体疾病。教师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病疡、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等。15(6)神经症神经症是一种由于心理因素造成的常见病。一般没有任何可以查明的器质性病变,但又确实有心理异常的表现。神经症一般类型有:神经衰弱、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恐怖症、抑郁症、癔症等。神经症在社会群体中广泛存在,教师表现的也较多,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焦虑症及神经衰弱等。16(三)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1.教师心理枯竭(1)无望感:情绪低落,工作动力下降,职业期待丧失,对未来有无望之感。(2)无能感:创造性衰退,职业功能受损,失误增多,有无能之感。(3

7、)无助感:工作中的烦恼泛化,负性特征迁移到生活中,身心俱疲,有无助之感。172.教师社会落差(1)接近饱和的职业付出与较低的心理、物质报偿。(2)较高的社会期望与较脆弱的支持体系。(3)丰富多样的社会角色与较呆板的评价形式。18(4)较大的工作压力与较低的激励水平。(5)较理想的职业期待与较稀缺的生存发展机遇。(6)较高的社会参照系与较低的现实可比条件。(7)较强烈的人性需求与较落后的社会关怀供给。193.教师个性因素(1)成长期的创伤;(2)应激事件的类型和程度;(3)人格的典型化和发育迟滞;(4)价值观;(5)心理疾患的易感性。20(四)教师心理问题的危害

8、1.危害自己:人的心理问题往往会引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