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喻正名_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提喻和转喻

为提喻正名_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提喻和转喻

ID:37586773

大小:2.83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5

为提喻正名_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提喻和转喻_第1页
为提喻正名_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提喻和转喻_第2页
为提喻正名_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提喻和转喻_第3页
为提喻正名_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提喻和转喻_第4页
为提喻正名_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提喻和转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提喻正名_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提喻和转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言科学2011年1月ISSN1671-9484CN32-1687/G第10卷第1期(总第50期)93-100*为提喻正名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提喻和转喻陈新仁蔡一鸣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提要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对隐喻、转喻等传统辞格产生了革命性的新认识,而同属传统辞格的提喻除偶尔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当作转喻的一个下属分支外鲜被提及。文章认为,提喻和转喻并不是纯粹的从属关系,它们的认知基础相似但本质上有所不同,提喻反映了一种相对独特的认知方式。研究突破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对提喻

2、的通常看法,依据认知语义学理论的基本观点,结合认知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厘清提喻与和转喻的关系,认为从认知和修辞角度将提喻从转喻中独立出来具有重要的语言学和认知科学意义。关键词提喻转喻隐喻认知语义学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484(2011)01-0093-081引言1在修辞学中,隐喻(metaphor)和转喻(metonymy)作为两种重要的修辞手法,一直是研究的焦点,而提喻(synecdoche)则鲜被提及,尤其是在汉语修辞学研究中,未见有明确正名之举。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隐喻的研究占据了显赫地位,转喻也

3、成了研究热点,它们被视作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操作之一,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赵艳芳2001:96)。然而,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提喻依旧遭到冷落,偶有提及,也只是作为转喻的一个下属分支。那么,提喻和转喻之间究竟是不是纯粹的从属关系?它们的认知基础是不是完全一样?有没有必要从认知方式上将提喻从转喻中独立出来并进行研究?本文拟突破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对提喻的普遍看法,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提喻和转喻的关系,并依据新的认知体系重新定位提喻、转喻和隐喻。2修辞学中的转喻及分类传统观点认为,转喻是用某事物的名称代替

4、相邻近事物名称的修辞手段。例如,陈望道(2008:65)[收稿日期]2009年3月17日[定稿日期]2010年5月11日*本文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语用身份与语言交际的部分成果。感谢语言科学编辑部及匿名审稿专家提出的建议。1metonymy目前有转喻、换喻和借代等译法。本文采用转喻这一常见译法。93语言科学2011年1月把转喻定义为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2徐鹏(1996:90)认为,转喻指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的本来

5、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词去代替。陈汝东(2004:216)则将转喻定义为不直说事物的正式名称或全部名称,而用与之相关的名称或特征、特点等代替的方法。例如:(1)你读过莎士比亚吗?上例中,说话人用莎士比亚代替莎士比亚的作品,其中,喻体(替代物)为莎士比亚,本体(被替代物)为莎士比亚的作品。转喻中的本体与喻体是基于人类认识和经验而密切相关的事物。转喻研究一般都涉及到了分类问题。汉语修辞学中最常引用的转喻分类法源自陈望道(1979)。陈望道从代替与被代替者之间是否具有互代性出发,将转喻分成旁借和对代两大类,共八种方式。3

6、陈望道(2008:65)认为旁借是随伴事物和主干事物的关系事实上是多用随伴事物代替主干事物;用主干事物代替随伴事物的,虽不是完全没有,却是不大有的。例如:(2)马氏五常,白眉最良。(三国志蜀书马良传)这里借人的特征白眉代人。如果我们用A表示喻体(多为随伴事物),B表示本体(多为主干事物),则陈望道认为的旁借可表示为:AB,A、B通常不具有互代性,而对代中这类借来代替本名的,尽是同文中所说事物相对待的事物的名称(陈望道2008:69)。例如:(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4)几天不吃饭人就会瘦

7、下来。在例(3)中,骨代指人,以部分代全体;而在例(4)中人实指人的躯体,以全体代部分。因此,部分和全体可以互代。用上述表示方法,对代手法可以形象地表示为:AB&BA。陈望道先生对于借代或转喻的分类很有原创性,但并不是无懈可击。笔者认为该分类法有两处不妥,首先本体与喻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能否互代的界限。陈望道(2008:65)将借代或转喻分成旁借和对代源于大致的频率印象,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大部分转喻是具有可逆性的,即某一类转喻的转体和目标可以互相替换。这主要由认知突显决定。(董成如2004)以旁借中的事物和事

8、物的特征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