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574553
大小:6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25
《西方美学的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美总是为人欣赏的,美的意义要通过人的欣赏才能充分发挥,美的价值要通过人的欣赏才能充分实现。第二节审美与距离(说课)授课课题:审美与情感授课班级:69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布洛的“距离说”;了解距离对审美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距离和美的感悟能力;在审美活动中更好的把握对距离的尺度。二、教学的内容1、布洛及其“距离说”;2、距离对审美的积极作用;3、距离对审美的消极作用;4、审美中的距离尺度——和谐之美。三、教学的重点难点1、重点:距离对审美的积极作用2、难点:距离对审美的积极作用中的心理距离四、课时安排:一个课时(50分钟)五、授课类型:理论课(讲授法)
2、六、课后思考题通过学习,试分析这两首诗中存在哪些距离?顾城《远和近》卞之琳《断章》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我觉得看风景的人站在桥上看你你看我时很远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看云时很近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第二节审美与距离(引语)西方美学家布洛在研究审美经验时,发现了“距离”在审美经验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距离”,在审美经验中,统称为审美距离,包括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等。而心理距离是当代心理学美学家布洛提出的著名美学概念一、布洛及其布洛的“距离说”的简单介绍布洛(EdwardBullough,1880—1934)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1902年任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主
3、讲意大利文学,兼通包括中文在内的六种语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布洛是一个才学兼备的学者,他所写的著作我们在学习和了解的过程中也会相应的减少一些难度。)1912年于英国心理学杂志第五卷第二期发表《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一文,提出“心理距离说”。布洛受现代社会科学影响,接受实证主义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对以往的心理学作了彻底批判。他根本否认美的纯粹客观性,放弃对美的本质,美的客观因素的追究,只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美,从美感效应上研究美。他认为只有从这种角度去考察美,才不会造成用客观标准、准则和范畴来抹杀掉丰富多彩的美感事实,使人们更加重视美感效应所表现出来的差异,然后才从
4、这些心理事实出发,考察种族、气候、地理环境、社会教育、宗教等社会方面对心理的影响,这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对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影响,而且对鉴赏力的品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布洛在批判传统美学拘泥于美的客观性的基础上,专注于由对艺术品的观赏而生的心理效应——审美意识或态度,于是他提出了“心理距离说”。二、距离对审美的积极作用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布洛的“距离说”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当他运用这一物理学的术语来表达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特殊的审美关系时,则恰恰反应出了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之间在物理上和心理上的这两种“距离”的联系,认识到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只有保持合适的距离,审美才能够进行。纵观
5、古今中外从审美的角度对距离的不同解释,无外乎以下几种:(一)物理距离《中元日晓登碧落堂望南北山二首》杨万里登山俯平野,万壑皆白云。身在白云上,不知云绕身。我们由这首诗引出物理距离对审美所起到的作用。1、空间距离。空间距离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物理距离。在特定的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要善于与审美客体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只有恰当的距离才会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景,只有把握好一定的距离,审美主体才能从全局把握住客体的整体风貌;如果感受美的角度发生了偏离,审美主体就会看不到客体原来真实的面貌。当然,审美欣赏的空间距离也不能够太大,倘若超出了足以使主体进行审美欣
6、赏的距离,那么主体就会感到对象模糊不清,人们就会放弃欣赏。比如听音乐时,太远了听不清,太近了震耳欲聋;看油画时,太近观看只有一块块的色块,太远观看又看不清细节。杨万里在《中元日晓登碧落堂望南北山二首》中看把寻常的山壑,放到一定的距离之外,变得多么美丽而富于诗意!由此可见时空距离可以促成观赏主体的审美态度的确立。2、时间距离审美主体在欣赏审美对象时,存在着一定的时间间距。其含义有:首先,从审美主体的角度看,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对客体的审视不可能瞬间完成,而有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这必然会有个时间差距的问题,即便是强调瞬间的反应,也需要审美主体在知识和情感方面的时间积累。另外,
7、从审美客体的角度而言的,在审美过程中,审美对象不是一下子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审美主体的眼前,而是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吸引着主体的接近和参与。当然,同空间距离一样审美欣赏中的时间距离也不能太大或太小。如果时间距离过小,就会减少主体全方位认识对象所需要的充足的时间,那么对象在主体的眼中就容易变形,看不到真实的面貌;如果时间距离过大,即欣赏对象各个部分所相隔的时间过长,主体就会因为遗忘而无法将审美对象整合成一个整体,也就无法产生审美感受了。一定的时间距离因记忆的过滤和想象的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