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558439
大小:687.3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5
《《论语》的道德修养方法及其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论语》的道德修养方法及其启示艾国(北京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124)[摘要]《论语》中所讲的道德修养方法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立志向善,持之以恒,为仁由己;由学而进,知行统一,学思并重;省察克治,勇于改过,闻过则喜;推己及人,团结友爱,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忠信诚实,文质彬彬。这些方法是孔子本人以及其他先贤进行道德修养的经验总结,只要剔除其中不合时宜的思想内容,充实以今日社会的道德要求和鲜活的时代内容,就依然能够成为今天的大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积极有效的方法。[关键词]《论语》;孔子;道德修养方法[中图分类号]G641[文
2、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28(2009)05—0023.07我国古代所谓大学,是指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在这样的大学里,学生一般在15岁以上,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正如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所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经文章》)。孔子的私塾只招收15岁以上的学生,因此孔子办的是私立大学。尽管古代的大学与今天的大学有很大的不同,但也不是毫无联系,他们的某些做法对于今天的大学来说依然存在可以借鉴的地方。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尤其是伟大的道德
3、教育家,始终把做人看得最为紧要,他的许多言论都是围绕如何做—个有德之人展开的。孔子的这些言论以及《论语》中他的弟子们的一些相关论述,对于我们今天的大学生进行道德修养依然具有直接的启发意义。不仅如此,由于孔子的表述方式具有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的特点,往往不对概念作抽象的定义,而主要从如何做入手来阐明一个概念或道理,因此《论语》中关于道德问题的论述一般都具有很强的方法论意义。正是鉴于此,本文拟从道德修养方法的视角对《论语》中的诸多言论作一番梳理,以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继承。当然,孔子的言论中也有一些在今天看来属于糟粕的东西,我们要学习继承的
4、不是这些,而是那些精华,是在今天依然具有价值的东西。一、立志向善,持之以恒,为仁由己做一个有德之人,是需要立志的。孔子对他的学生讲:“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思想理论教育导刊I■■●■■■-__。o‘。_-_-__-__--__-_o_-___-●--_■--____--_■-o一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志”是心之所向,如果立志行仁,内心就会产生一股向善的力量,这是成为—个有德之人的重要前提和内在保障。至于志向大小,则因人、因年龄阶段而异,它往往与一个人对道德的理解和追求有关。一般说来,一个人
5、所确立的道德目标的大小,可以反映出—个人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境界的高低。有一次孔予和颜渊、子路谈论各自的志向。子路说:“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子路对朋友慷慨大方,希望能够有福同享,这虽然不错,但目光稍显狭窄。颜渊希望自己能够做到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已经接近“忘我”的程度,境界比子路进了一层,但比起孔子来还是有些差距。因为孔子已经彻底忘记了自我,他心系天下,关注苍生,希望整个国家和社会能够出现这样一幅景象:老人生活
6、安逸,朋友互相信任,孩子得到关怀。志向确定后,便需坚守,不能动摇、不能违背,不能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生活的困扰、名利的诱惑等就有所松动、有所放弃,甚至走向反面。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士以仁为己任,任重道远,因此不能不弘大、刚强、有毅力。孔子还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200
7、9年第5期(总第125期)』兰j万方数据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君子也不是不喜欢富贵,也不是不愿意摆脱贫贱,但他的努力必须是合乎仁德的,即所谓“依于仁”(《论语·述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很高的道德自律,特别是要有一颗恒心。因此,孔子非常欣赏“有恒者”。他引用《周易》的话告诫弟子:“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论语·子路》)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最有恒心的当属颜回。孔子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颜回的心可以在较长一段时
8、间内不离开仁,而其他学生只是在短时间内想起仁罢了。孔子还夸奖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回去世后,孔子十分痛惜,他对别人说:“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