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研修学习案例(黄勇)

学员--研修学习案例(黄勇)

ID:37512372

大小:22.7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4

学员--研修学习案例(黄勇)_第1页
学员--研修学习案例(黄勇)_第2页
学员--研修学习案例(黄勇)_第3页
资源描述:

《学员--研修学习案例(黄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员——研修学习案例(要素)浙江省临安市锦城第四初级中学学校姓名:黄勇填表日期:2014年3月11日激发学生的智慧——《实践与探索》教学片断评析背景说明:这是初一数学下学期的一堂《实践与探索》课。下列问题是由教师根据课本例题改编的习题。目的是在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片段:问题5:某商店出售茶壶和茶杯,茶壶每只20元,茶杯每只5元,该商店有两种优惠方法:①买一只茶壶赠送一只茶杯;②按总价的90%付款。某顾客欲购买4只茶壶和若干只茶杯(不少于4只),请你帮该顾客预算一下,购买相同数量的茶杯,多少

2、数量时,两种方法优惠一样?几分钟过去,大部分学生纷纷举起了手。教师(以下简称师):请一位学生把你的解法在黑板上展示一下。学生(以下简称生):解:设当购买x只茶杯时,两种方法优惠一样,则20×4+5(x-4)=(20×4+5x)×90%解得x=24答:当购买24只茶杯时,两种方法优惠一样。师:解法与他一样的同学请举手。(学生差不多都同意了他的方法。)师:很好!如果此题中,要买更多的茶杯,那么选哪种方法好?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生A:我们认为选方法②较合算。我们试算了当增加一只茶杯时:方法①:20×4+5×(25-4)=185方法②

3、:(20×4+5×25)×90%=184.5185>184.5所以,选方法②较合算。生B:我也选方法②,但我觉得试增加1只茶杯不放心,我一共试了20只,得到这个结论。师:以上两个小组的同学说得很好。试了一些特殊情况,猜想到选②合算,这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式,特别在小范围内很有效。当买茶杯增加到200只时,情况是否还是这样呢?同学们还有其他看法吗?(数学学科的推理要严谨。特别情况下的猜想,还应该有严密的证明、说理过程。若用传统的“请同学们证明”,可能出现无从说起的局面。而“买更多的茶杯”的提问方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沉默了一会儿,有人打破了僵局。)生C:老师,我还有其他

4、方法。解:设买x只茶杯,如果选方法①即20×4+5(x-4)<(20×4+5x)×90%则x<24;如果选方法②即20×4+5(x-4)>(20×4+5x)×90%则x>24;当买茶杯只数小于24只时,选①;当茶杯数大于24只时,选②。(面临着挑战。新教材不等式还没有接触,只有第一学期参加科技班的学生曾自学过。不等式的解法需要讲吗?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师:刚才那位同学讲的是用不等式的方法,是一种好方法。我们已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其原理是保持天平的原始状态(平衡);解不等式仍是保持天平的原始状态(不平衡)。这是我们以后要探索的内容。这位同学很聪明好学,已经会用超前的知识了。

5、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探讨。师:其他条件不变,如果茶壶只买2只,又如何呢?(在前面的基础上补充适当开放性问题,有一定的探索价值。)(同学们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过了几分钟。)生D:我通过方程先算出两种方法优惠一样多的情况,再讨论其他情况。生E:我利用刚才的结论。因为当两种方法优惠一样多时,茶壶只数÷茶杯只数=4:24=1:6,得到2÷茶杯只数=1:6,所以当茶杯只数为12只时,两种方法优惠一样。剩下的问题与前面同学一样。(这种少见的解法,来得太突然,令我感到了压力,一时有点紧张。第六感觉告诉我,学生的想法是正确的。但老师的权威面临着挑战,我该怎么办?犹豫了一下,我选择正视它

6、。)师:这位同学的方法很新颖!是否正确,老师需要同学们的帮助,共同探讨。(面带微笑)……(教室里一片肃静。学生的眼里充满了新奇、困惑、佩服……)(一节课很快过去,原有的教学计划还没完成,安排在课后继续讨论。)师:因为时间关系,今天课堂上的讨论只能到此。请同学们下课后继续讨论关于同学E提出的比例式是否成立。(课后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出:设买茶杯a只,茶壶b只,则20b+5(a-b)=(20b+5a)×90%,,比例式成立。)反思与评析在教学过程中,用提问的方式激活兴趣点,可使学生在能力上和情感上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和创造过程,但如何有效地提问却容易被

7、忽略。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该遵循学生认知和心理方面的发展规律。首先,提出的问题能打破学生思维上的平衡。初中学生除了对感性事物有强烈的感悟,对理性的挑战也不甘示弱。他们认知发展就是思维上的平衡不断遭到破坏,并又不断建立新的平衡的过程。教师的提问只有介入了这个过程,才能更好地捕获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还应控制这类问题的频率。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一节课精心设计三四个问题并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有兴趣地讨论和思考,这样教学的效果比较好。第三,提出的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大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