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基于课程标准学程纲要的研制5_14

第三期基于课程标准学程纲要的研制5_14

ID:37455716

大小:37.2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4

第三期基于课程标准学程纲要的研制5_14_第1页
第三期基于课程标准学程纲要的研制5_14_第2页
第三期基于课程标准学程纲要的研制5_14_第3页
第三期基于课程标准学程纲要的研制5_14_第4页
第三期基于课程标准学程纲要的研制5_14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期基于课程标准学程纲要的研制5_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期基于标准学期课程纲要研制的方法与策略本期主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研制基于标准的学期课程纲要设计思路:通过三方面来回答此问题朱伟强教授从方法层面分析教师如何分解内容标准佟柠主任从课程标准如何渗透至学程纲要中、课程纲要的结构成分等方面来讲解基于课程标准学期课程纲要的实现最后,通过回答基于课程标准学程纲要研制的注意事项,引入第四期《基于标准学期课程纲要研究的过程与案例》在此之前加了一个按语,说明基于课程标准学程纲要的功能和教学意义,引入访谈。一、专家简介朱伟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近年来开展了“课程标准的分解”研究,发表有

2、《基于课程标准教学:一个实践模型》、《分解课程标准的意涵和取向》、《关于内容标准分解策略和方法》等论文,出版了《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专著。佟柠,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教师发展处主任。2009年以来,组织学校教师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和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实践探索。发表《我们的教学基于标准吗?》《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实践探索》等学术论文和研究叙事20余篇。二、主持人按语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交流活动,其活动成果既取决于真实情境中的知识生成,也离不开前期的教学准备。一线学校调研发现:“教学进度表”还是教师编制学期教

3、学计划的主要方式,其结构内容包括“学生情况简明分析,学期教学要求,教科书章节或课题的教学时数及起讫日期”(如表1所示)。从教学管理功能来看,“教学进度表”可以帮助教师把握各章节的教学日期,有节奏地开展教学,避免进度过快或时间不足。但是,从课程实施层面分析,教学进度表也反映出课程意识薄弱、执行观念严重、服务对象错位的不足,具体为:其一、重内容,轻课程。分析学期教学进度表,教师在关注“教学内容”时,却忽略了对“为何教”、“怎样教”、“如何评”一致性思考。事实上,缺少了从课程的视角整体思考学期教学计划,就容易导致“目标—内容

4、—方法—评价”的脱节,出现“为内容而教学”的现象;其二,重执行,轻思考。“教学进度表”中的教学内容几乎是对教科书目录的复制,按照教学校历填写教科书中的章节内容。从教学多样性来看,这不仅忽视了教学的情境特征,也无视学习对象的个性化发展。当教师将教科书“简化”为课堂教学的全部时,也就失去了1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其三,重管理,轻应用。“教学进度表”强调了教学管理者的监督功能(例如,教研组长鉴字),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以突显。在制订者的心目中,教研组长似乎是更直接的面向对象,只有当教学组长鉴字后,进度表才能得以实施。事实

5、上,尽管教学监督加强了教学计划制定的科学性,但是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进度表也就容易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一种形式。表1教学进度表示例_______学年第______学期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教学进度表执教者姓名执教日期周次日期教学内容课时练习、测验、实备注验12.11-2.131.1信息与计算机222.18-2.201.2计算机系统组成2………………教研组长鉴字“学期课程纲要”是教师对学期教学进程的整体规划。它以纲要形式呈现出各种课程元素,包括有学期课程目标界定、课程内容的范围与组织、课程实

6、施方法与策略、课程评价的方式与安排以及所需的教学条件等内容。课程专家拉尔夫·泰勒(RapphW.Tyler)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的开发都必须要回答四个基本问题,即(1)教育达到的目标是什么?(2)什么经验最有可能达成上述目标;(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经验;(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中,教师就不能只停留于按照教科书填写学期教学内容,更需要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从课程的视角思考学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的内在关系,形成阶段性的课程

7、纲要。从“教学进度表”走向“基于标准课程纲要”既是课程意识的反映,也是教学创新的实现。那么,在实际学期教学准备过程中,教师该如何研制学期课程纲要呢?又该怎样将课程标准渗透到课程纲要中?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华东师范大学朱伟强教授和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教师发展处佟柠主任,相信他(她)们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能给我们带来有意义的启示。2三、访谈李锋:朱教授,您好!从教学准备来看,课程标准的落实既是教师解析内容标准的过程,也是教学目标重组的过程。在解析内容标准过程中,教师也还面临着“分解内容标准”、“理解具体指标含义”的挑战。那

8、么在解析内容标准的方法上,您有哪些建议呢?朱伟强: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描述的是一个学段预期的学习结果(学段目标),这些预期的学习结果就是希望学生经历一个学段的学习以后达成的学习目标。分解内容标准就是将这些上位的学习目标细化为下位的学期、单元、课时层面的学习目标。这项工作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一、理解内容标准的陈述结构。从目标陈述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