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与量表的设计

测量与量表的设计

ID:37448091

大小:538.8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12

测量与量表的设计_第1页
测量与量表的设计_第2页
测量与量表的设计_第3页
测量与量表的设计_第4页
测量与量表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量与量表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讲测量与量表的设计本章概要测量、概念与指标测量尺度态度测量量表编制测量与量表的设计测量是否准确是问卷制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测量是一种评估研究主题、使其概念廓清的研究工具,其最大目的是测出人在真实世界里的各种反应。一定的法则事物的特征量具定量描述量表的实施范围包括态度、意见、信仰、知识、能力、认知、恐惧、心理特征、喜好、倾向等。测量的三个层面:认知感觉行动倾向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测量对象确定型随机型模糊型测量工具测量工具越精密,则测量精确度越高测量、概念与指标测量根据法则,对研究对象或事件分配若干数字。测量的发展

2、过程:确定一个概念的精确定义将该定义转化为操作定义根据事先设定变量之间的关系,证明或否定其关系。测量的功能:把抽象概念可测量化通过逻辑推理原则,搭建理论的相关法则可反复验证工具规则对象问卷、量表、卡片等测算、量度的准则各种研究对象的特征或属性数值测量结果用一定数字或符号来表示。测量的四要素:规则与数值的表示规则的理解和界定概念与定义赋予特定对象、事件新创造的、反映事件本质的名称。成分定义操作定义用其他概念来定义概念,以对所研究的概念建立边界,表明研究的概念的中心思想。确定要测量的可观察的对象特性,并分配给概念某

3、一数值的过程。操作定义用可感知、可度量的方法对抽象定义做界定和说明;成分定义或抽象定义则强调共同本质的概括。指标调查指标是反映调查对象的数量、质量、类别、等级和程度等特性的项目。要求:具体的、可感知的可计量的、可度量的代表性和重要性时间性指标的分类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感性指标与理性指标经济指标与非经济指标描述性指标与评价性指标肯定指标、中性指标与否定指标投入、过程与产出指标一个指标的肯定与否,与具体的研究情境和研究问题有关。测量尺度测量量表的制作取决于测量水平的运用。四种测量尺度:称名测量等级测量等距测量等比测量

4、测量尺度测量量表的制作取决于测量水平的运用。四种测量尺度:称名测量等级测量等距测量等比测量称名量表(nominalscales)以实证的特征来区别调查单位,是具有互斥及绝不重叠性质的单位分类方式如: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宗教、国籍分配给目标或现象的数字仅起命名和归类的左右,不能排序、加减乘除数值不反映对象本身的情况,一般只做频次、百分比之类的运算。等级量表(ordinalscales)指对测量对象等级、顺序的测量。各个变量的特征用等级排列的方式列出。特点:比较标准相对而互斥比较标准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用来比较

5、的特征有先后顺序的存在最常见的等级量表形式是利克特量表(LikertScale)优点:保持了称名量表的分类作用,可以表示各类别之间的顺序关系具有可传递性数字是序数,不具有数量差关系根本目的在于排序,不设计每一项目的具体的得分无绝对零,无相等单位不能使用加减乘除计算,用众数、中位数表示集中趋势,用百分位数表示离散程度。等距量表(intervalscales)本身含有计量操作意义(前后或高低顺序意义),并且间隔是相等的。有相对单位和绝对零度的。可用来求算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比量表(ratioscales

6、)不仅具有前三种量表的优点,还具有真正的绝对零点。所有算术运算均可以使用数值即对象特征的实际值是限制最为严格的一种量表水平描述实践操作一般使用一般描述称名用数据识别对象,个体,事件或小组‘决定相等或不等分类频次,百分数,众数等级提供对象特点或相对量的信息决定更大或更小排序,打分中数;均值;方差等距相等间隔间距的相等性决定复杂概念的测量与评价均值或方差等比绝对零等比的相等性决定精确的数据描述几何平均数本次课就到这里了。同学们要抓紧时间动手做实践作业了啊!!o(∩_∩)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