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冯铁晶

小课题研究冯铁晶

ID:37443319

大小:4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3

上传者:U-2437
小课题研究冯铁晶_第1页
小课题研究冯铁晶_第2页
小课题研究冯铁晶_第3页
小课题研究冯铁晶_第4页
小课题研究冯铁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课题研究冯铁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切入文本,情感阅读冯铁晶一、研究的背景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语文课堂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教学目标确定、到教学环节设计,从课堂活动开展到课后实践活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我们的课堂活了。但是热闹之后,静心反思:学生真的喜欢这样的课吗?他们真正收获了什么?我的教学目标达成了吗?我的提问都是有效提问吗?真正促进教学目标达成了吗?   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的选用与安排,决定教学方法的择取与运用,更决定教学效果的优与劣。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所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最根本依据。一切不能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都是无效的。然而,近年来,许多语文老师在授课时,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上,挖空心思思考如何使这堂课新颖独特却忽略了这样的设计是否真正有效。课堂热闹,行动虚化渐渐成为一种常态。   于是我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皇帝的新装》为研究载体,对如何通过有效提问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行了实践与研究,并反思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总结提升的策略。以期运用于我们日常教学实践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二、研究的过程及发现研究模式:“两段两反思”模式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皇帝的新装》教学对象:永吉七中初一(1)班初一(2)班执教老师:冯铁晶研讨方式:语文教研组研讨(一)第一次常态课第一板块:课前设计【教学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文中人物形象;2.挖掘故事的深刻内涵,感受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3.了解“童话”这一文学体裁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1.分析童话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2.学习童话中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教学难点】通过对人物和情节的分析,剖析故事的主题,学会童话的写作手法。第二板块:课后反思【亮点再现】 1. 教师教态自然亲切,善于通过问题调动学生情绪,课堂气氛和谐融洽。 如: 师:有谁能告诉我,你最喜欢的童话作家是谁?这么多同学都想说,好,我们一个一个来。 生1:安徒生 生2:格林生3:安徒生生4:安徒生 师:这么多同学喜欢安徒生,看起来,他比我受欢迎多了。 (全体学生笑)师:好,很好,第二个问题谁能告诉我《皇帝的新装》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两三句话说说吧。你举手了,来,我们听你说。 生:《皇帝的新装》讲了一个皇帝嗜好新衣,被两个骗子骗了,什么都不穿去参加游行,结果被一个孩子揭穿了真相。师:嗯,你说的真好,但是,还像还缺了点情节,比如,这是件怎样的新衣,才让皇帝上当受骗啊?生:沉默师:没关系,你已经回答得很不错了,好,再想想,请坐。刚才我听到有同学在小声嘀咕,来,勇敢地站起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这些问题比较基础,配以简单的鼓励性话语对于不太愿意主动回答问题的初一(1)班学生来说,却在短时间内拉近了师生距离,打消了学生的顾虑,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2. 导入新颖有趣,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采用图片——童话故事导入,并设计了以下问题:这张图片大家熟悉吗?是什么故事?(出示四张安徒生童话作品图片)这些都是什么体裁的作品?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这些问题设计浅显易答,但又紧紧围绕本课主题,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 课前学情了解充分,问题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   从课后统计来看,学生无回答的问题数是0,回答方式多。集体回答、讨论后回答、个别回答、自由答交替出现,比例均匀,说明问题设计基本有效。提问方式、类型多样,基本做到化繁为简,符合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使各层次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教学目的达成。 【初显不足】1. 教学环节设计不当,重难点把握过浅,缺乏课堂设计的完整性,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本课共四个环节:童话图片导入、故事情节复述、人物主题归纳和夸张想象指导。整节课共用时45分钟,时间安排分别为2分钟、15分钟、18分钟、10分钟。在“故事情节复述”环节共用时15分钟,主要是教师不断地指名学生补充情节。根据教学目标设定,本课中情节复述不是重点,却花了大量时间教学,是不合理的。另外,这样的安排对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来说也是不公平。他们的阅读能力并未通过这个环节而提高。“人物主题归纳”环节用时18分钟,这一环节包含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花主要时间解读是正确的。但是,这一部分教学安排了大量时间查找原文,最后教师用两分钟归纳总结。最后一个版块单独探讨夸张和想象手法的运用,脱离了文本环节,单独设计版块,割裂的痕迹太严重。这样的设计未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并不能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和深化理解。从而使教学目标达成也停留在浅层次上,而未得到深化和拓展。几个板块的内容相对独立,没有相互间的勾连,使整堂课缺乏整体性。 2. 问题设计过简,缺乏创新,缺乏教学情境,未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影响教学目标达成。   《皇帝的新装》是一篇童话,但作为七年级学生的语文课程教材,显然不是只想告诉学生一个故事。作为语文学习的文本,更应引导学生去探究作品“怎样写”背后的“为什么这样写”。而在授课中,几个环节的问题设计都是比较简单直接的。例如“人物主题归纳”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把皇帝、大臣、官员、小孩的语言、动作、心理一一找出来,并总结他们的性格特点,再总结文章的主题;“夸张想象指导”中,直接出示原文语句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写法,最后总结:夸张想象是童话主要运用的手法,显得生硬,不自然。虽然这样的问题能让大部分学生回答出来,课堂气氛很热闹,但是,这些问题的设计形式陈旧,学生思考的需要不大,是为了满足老师上课气氛而问的,不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而问的,显然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3. 问题的预设和生成不够,没有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很好的促进作用。   问题预设的前提是教学目标达成,但本课问题设计时对教学目标中人物形象分析和故事的现实意义挖掘预设不够,分析中没有展开。而且整节课生成不足,如在“你对这篇童话中很多荒诞的情节设置同意吗?”这一情境体验环节中,学生的思想已被激发,很多学生有跃跃欲试的感觉,但让几个学生回答之后,没有足够的生成就急于总结写法、意义,应该及时引导,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改进意见】1. 应注重学生对童话这一体裁特征的理解过程。 以此作为主线:由导入突出童话中想象夸张的生动有趣——课文分析荒诞情节中的现实意义——理解想象夸张反应现实、讽刺现实的作用——理解童话对孩子的教育、促进成人的反思、成为社会的镜子作用。2 .为提问设计情境,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对故事中新衣、皇帝、大臣、官员、孩子的形象、故事的深刻主题应设计相应的有效提问,不能由老师一句话得出结论,要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如“一件衣服能引起全国的震动,让皇帝费劲心思,你觉得这合理吗?”学生回答后,概括出这件新衣的特性,从而引出新衣的特性符合皇帝的嗜好和作为国君的统治欲。如分析故事人物形象时,可设置情境,比如让学生化身为其中人物,揣度人物的心理,判断人物的性格。3 .增加问题预设与答案生成,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针对第二个教学目标,可以通过故事线索、人物、情节三个角度来理解本故事中作者用夸张、想象来讽刺现实、表达主题的手法。针对“童话与现实的关系”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设计问题:“童话与孩子的关系”、“童话与成人的关系”、“童话与社会的关系”三个角度思考。对主题的挖掘应预设多种理解,如“故事启发我们要敢于讲真话、保持纯真的天性”、“讽刺当时阿谀奉承、谎言成风的社会现状”等理解。(二)第二次改进课第一板块:教学目标修改调整【教学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探讨情节中荒诞又可信的内容;2.挖掘故事的深刻内涵,感受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3.深入认识“童话”这一文学体裁。【教学重点】1.以探讨故事情节展开的逻辑关系为核心,展开对人物、情节、主题的深入分析;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的巧妙运用。【教学难点】发掘故事的深刻内涵,理解作者写作本童话的矛头指向第二板块:课后再次反思【新增亮点】1 .深化阅读——以对“童话”的逐步解读,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理解这一文学体裁的特征。   对童话体裁的特征概括,不仅仅指向对学生的教育,更提出“对成人的意义——反思”,“对社会的意义——镜子”,使学生深入理解童话的内涵。对文中夸张、想象的体会,不是教师直接出示,而是在文本分析中逐渐归纳,最后以对偶的形式,采用先归纳后演绎的教学方法,总结出“童话在想象与现实间跳舞,用夸张和讽刺歌唱”的个性化解读,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归纳本文主题时,不仅仅停留在童话教育孩子“要保持天性,敢于说真话”,更穿插了安徒生写作本文的背景,深入了解当时现实情况,并引入文学大师周作人的一段评语“《皇帝的新装》本见西班牙曼努尔著的《卢堪诺尔伯爵》第七章,安徒生取其事,改作此篇。读来弥觉轻妙可喜亦可叹。使学生体会到作品在笑声背后的沉重意义。深入解读,使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又促进了学生理解文本过程中对文字、文本意义的充分享受。2. 创新阅读——以“三大特权”的新颖设计剖析文章主题,深入浅出理解文本内涵。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以探讨故事情节展开的逻辑关系为核心,展开对人物、情节、主题的深入分析”以及“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的巧妙运用”,这些设置比第一次授课的重难点设置更加深入,更突显对学生理解和运用的要求。如果仍然只是如原先进行提问归纳,学生的理解显然是不深刻的。在本次授课中,我设置了“三大特权”的教学情境,赋予学生自我体验的权利,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而这种设计又不仅仅是为了博取课堂的气氛。在第一特权中,提出“设计师:看我设计新衣”的设想,通过学生对新衣设计的种种可能总结出,骗子是抓住了皇帝的内心需要进行设计的,所以,看起来荒唐的新衣却牵住了所有人的心。在第二特权中,提出“代言人:如果我是他们”的设想,让学生化身其中的各个角色,揣摩出每个人的内心,引导学生感受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这些人对权力、利益的渴望,让学生体会到看似荒唐的人物却有着完全合理的性格。在第三特权中,提出“抓罪犯:是谁骗了大家”的设想,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各抒己见,提出自己对故事中骗局的侦查。最后,根据大家不同的意见讨论、思考,总结得出,真正的骗子是故事中孩子以外的那些人自己。正是对利益的渴望,正是为了满足种种私欲这些人才成为了一个个不是“骗子”的骗子。三大特权的环节设置给学生创造了教学情境,这种新颖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在理解文本深刻主题时不再只来源于教师的灌输,而是有了自己的体验和发现,也对童话想象、夸张手法在文中的效果有了深刻体会。创新阅读,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文本解读时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愿读、善读。【提升空间】 重难点突破时缺乏精炼总结,课堂应变机智有待提升。 在三大特权一一提出后,学生逐渐懂得了“新衣”、“人物”、“骗局”都是作者的有意安排,领会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总结了不同的文本内涵理解。但是分析过程中,我还缺少在每一特权学习后的总结,如“设计师:看我设计新衣——线索不荒唐”、“代言人:如果我是他们——人物不荒唐”、“抓罪犯:是谁骗了大家——情节不荒唐”,继而再提出看似荒唐的故事背后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再归纳主题,将显得更有条理性,更加自然。三、研究的共识与结论:(一)实施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切入文本,深入解读、创新阅读,可以尝试的策略。1. 立足学情,分层设问,不断追问,注意问题的深广度。   通过切合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点燃各层次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感情波澜,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三大特权”分析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所提问题可以让不同层次学生进行解答和理解,但最后的总结殊途同归。再如对主题的归纳中,也设置了让不同学生从不同的理解层面进行解答。但是,在学生解读停留于表面时,教师应当由浅入深不断追问,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例如,对“童话”这一体裁理解时,大部分学生都可以体会它对儿童的教育作用,而教师再问:“今天我们阅读过程中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时,学生总结出了童话“让成人反思”的作用,当我再次追问“除了这些,这个故事里我们时候还看到了故事背后的现实”时,学生又总结出了童话是“社会的镜子”这一作用。通过深广的提问,启发了学生文本阅读的不断深入,也培养了学生思考、发现的能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2. 创设情境,方式转变,创新提问,刺激学生参与思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新颖的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提高学习热情。创设情境,一改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方法,例如二次授课中“三大特权”的设计。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也无疑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甚至可以转变提问角色,由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教师总结等方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见解和发现将更加多元,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促使情感迸发,对文本的探究热情也相应被激发,这就引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解读,得出个性化阅读结果。有时这样的授课方式还能帮助教师拓展教学的空间。3. 充分预设,机智生成,巧引妙导,直击教学目标。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方向、思维深度都可能随教学过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课前设计时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多种预设,当然,这些预设必须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充分的预设有利于教师在把握中将课堂教学向纵深方向牵引。如针对“抓罪犯——是谁骗了大家”这一环节的预设就要预设“骗子”、“皇帝”、“大臣”、“官员”等多种答案,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分析他们也是“骗子”的原因。从而挖掘出故事主题中“揭示了贪图虚荣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性格弱点”这一层面的理解,水到渠成。充足的预设,使课堂教学顺利展开和深化探讨,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灵活地根据教学活动中的情况,当场设计出一些提问,以调整和改善教与学的活动。尊重学生的生成,教师应灵活地提出针对性强的新问题。又或者,对学生没有答到要点的回答,及时的追问,引导出教师预设的答案。如在解读文本主题时,充分尊重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童话内涵。机智的课堂问题生成,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教学目标,这也是教学过程中“深”与“新”的表现。(二)切入文本,深入解读、创新阅读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实践研究之后的思考。   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文本解读的深度和方式直接决定学生文本解读能力培养的效果。只有深入解读、创新阅读,才能带给学生阅读过程中“身心”的享受,才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和促进学生发展,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教学实践中,如果简单追求课堂的热闹,教学的顺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将文本解读停留在浅层次上,提出类型单一、判断机械的问题,将使得学生思维被限定在待定的范围内,缺乏拓展和延伸。这些提问内容上的偏差,使得看似热闹的“提问”丧失了有效性,达不到训练和培养的真正目的。当然,难度过大”或“华而不实”的教学设计也会使学生造成认知的困难而缺乏教学实效。因此,“深入解读,创新阅读,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理解文本,读出个性体验,这也是教师教学能力与智慧的体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