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短文两篇(教案)

15 短文两篇(教案)

ID:37418009

大小:16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3

15 短文两篇(教案)_第1页
15 短文两篇(教案)_第2页
15 短文两篇(教案)_第3页
15 短文两篇(教案)_第4页
15 短文两篇(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15 短文两篇(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家都知道犹太人是聪明的,可聪明从何而来呢?答案就是:读书。在每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点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犹太人爱书的传统由来已久,深入人心。为什么要读书呢?怎样读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篇谈读书的文章。1.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把握其思想内容。(重点)2.分析理解两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重点)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难点)谈读书一、文本导入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8,各种各样的图铺

2、天盖般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尚。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先哲的高论。二、预习交流1生字注音怡情(yí)统筹(chóu)藻饰(zǎo)狡黠(xiá)咀嚼(jǔjué)诘难(jié)蒸馏(liú)滞碍(zhì)睾肾(gāo)死抠(kōu)吹毛求疵(cī)豁然贯通(huò)2词语解释狡黠:狡诈。诘难:诘问,为难。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伦理: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

3、无味。吹毛求疵: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领会主旨,不死抠字眼。现多指只满足于了解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字句的意义和正误。有时含有贬义,指过分注重文字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豁然贯通:(久思不解的问题)一下子明白过来,迎刃而解。8学究:迂腐的读书人。3走近作者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他写出了一批在近代文化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被黑格尔称赞为“充满最美妙、最聪明的议论”。《随笔》是其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开创了英国

4、随笔的特有体裁。三、互动探究(一)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点拨明确】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二)深层赏析1读书有哪些好处呢?【点拨明确】怡情、傅彩和长才。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点拨明确】经验补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两者互相

5、补充。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点拨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84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点拨明确】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生动深刻,通俗易懂。5作者介绍了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点拨明确】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局限于文字推求。②对不同的书,要采用不同的读法。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6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点拨明确】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

6、上各种缺陷。(三)写法赏析本文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有何作用?结合内容进行归纳。【点拨明确】比喻论证:“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比喻论证的运用,使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排比论证:“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样使文章很有气势,很能打动读者,很有说服力。对比论证:开头正面说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结尾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面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这样全面有力,使人信服

7、。四、小结归纳8《谈读书》这篇随笔采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正确方法以及读书的重要作用,引导人们通过认真读书完善自我。五、板书设计六、拓展提升你能说出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吗?【点拨示例】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不求甚解一、文本导入8关于读书问题,古今中外有很多人议论过,但常谈常新。我们学习的《短文两篇》都是谈读书的,作者见解独到。上节课的《谈读书》,让我们如同沐浴在智慧的阳光下。这节课我们来走进《不

8、求甚解》,跟随当代作家马南邨一起去学习怎样读书。二、互动探究(一)整体感知1走近作者马南邨(1912—1966),邓拓的笔名,当代作家、杂文家、历史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