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语文考点及对策

上海中考语文考点及对策

ID:37417852

大小:446.5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5-12

上海中考语文考点及对策_第1页
上海中考语文考点及对策_第2页
上海中考语文考点及对策_第3页
上海中考语文考点及对策_第4页
上海中考语文考点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中考语文考点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海语文中考 考点与对策(一)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文章(某段或某情节)内容。(二)把握文章内容,提炼文章主题。(三)明确详略,把握中心与材料的关系。(四)理解标题、段落、关键语句含义及作用。(五)欣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语言、表现手法等。记叙文1、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文章(某段或某情节)内容。【几种类型】叙事为主的文章:叙述事情的经过写人为主的文章:人物做了什么写景状物的文章:从几个方面描写事物的特点【概括方法】A概括法:(记叙段落)记叙了…人…时间…地点…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描写的段

2、落)描写了…景物+…特征B提取重组法:把原文中出现的,表达主要内容的短语组合成句。【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1、概括某一部分的内容例:(2005年中考题)《刘老师》刘老师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刘老师笑谈残腿;(1)(2);刘老师赞赏、鼓励学生。解题思路:记叙文概括段意常用的句型是:“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2、找出与某个句子相呼应(对应)的语句例:(2007年中考试题)《老海棠树》:从第四段中找出与地(5)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解题思路:“相照应”、“相呼应”意思是前后两句话指的内容同一方面

3、;或者表述的情节、情感相近、相反,互为铺垫。(1)首先弄清画线句的含义;(2)然后根据提示在画线句前或后找;(3)再次比对这两句话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3、捕捉段落之间路标性的词语和句子例:(08期末测试普陀卷)文章主题可分为两个部分。连接两部分的一个重要的词是。解题思路: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常常可以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这些词语大多是带有修饰性的形容词和副词。过渡句一般出现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过渡词一般出现在过渡段中。4、分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例:(2007年中考试题)《老海棠树》):第2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

4、在文中的作用是。解题思路:1(考点):段落的作用(内容+结构)2:内容即概括段意(方法有3:抄原句、提取重组、自己概括),段意要联系中心3:结构作用有6:①总起下文②承上启下(过渡)③前后照应④埋伏笔⑤作铺垫⑥总结全文(可用排除法筛选)(二)把握文章内容,提炼文章主题。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一般有:(1)标题入手,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2)事件或情节入手,结合概括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归纳中心。(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能直接揭示中心。(4)从人物描写入手。(5)从反复出现的词语入手。归纳文章中心

5、思想其实就是在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塑造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因此在概括文章主题是注意上升到普遍性。1、直接概括全文(某一段落)的主题(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09届阅读P73《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通读全文,说说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解题方法:把握表现文章主题的基本方法有五种,此文可以选用其中两种,概括情节把握主题;捕捉开头结尾处议论抒情的语句。2、根据文章主题,概括情节例:(2006年中考题《孩子和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善良、真诚”在全文中的表现解题方法:单纯考概括主旨的题目在大型考试中比较少见,一般都与表达主旨

6、的五种方法结合起来考。解答此类题(1)明确主题的含义。如:善良真诚是指心地好,乐于帮助别人,对人真心不虚伪。(2)根据主题概括材料。无论详略。(3)用规范的句型表达完整。3、分析标题的含义例:(2002年中考题《亲近自己的双腿》)从全文看,题目“亲近自己的双腿”的含义是。解题方法:记叙文的题目常常精炼而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主题。除了直接表达主题外,很多题目往往一语双关,很含蓄点明主题。解答此类题(1)了解题目传递出的表层含义。线索、情节、行文内容。(2)分析深层含义,即本文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讨论文章开头结尾的作用例:(08

7、期末静安卷)赏析文章的结尾?解题方法:记叙文的结尾经常通过抒情和议论,直接、间接地点明文章的主题。从此入手就可以答题。(1)在表达内容上的作用。点明……主题,升华主题。(2)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结上文;前后照应或首尾呼应。3、明确详略,把握中心与材料的关系(1)分析材料安排的理由例:(08期末测试普陀卷)从文章选材的角度看,第四段划线部分似乎有损于“父亲”的完美,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解题方法: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只是角度不同罢了。这一内容有力地表达了“多年父子成兄弟”的主题,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解此类题(1)

8、先概括材料,主要写了什么,从什么角度来写的。(2)再分析与中心之间的关系,能否表达主题。(2)材料详略安排的理由例:本文题为“擦鞋童”,但文章主体却围绕“我”的小外甥来写,具体来说写了他疯玩不肯回家、不肯理发穿袜子、常弄破衣服、、、等几件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和我儿子比赛吃冰棍贪玩忘记买酱油做化学试验却烫伤自己的腿通过对“我”外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