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幼小衔接讲座学前热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人简介:王永红1988年毕业,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油田教育中心骨干教师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因为我们的努力让孩子快乐地成长为了孩子,我们可以做一切。—题记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赢在学习的起跑点习兴趣。“幼小衔接”的核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接,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幼小衔接快乐成长幼小衔接的现实意义根据国家教委进行的“幼小衔接”研究表明,由于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超过60%的孩子入学后存在学
2、习适应性严重不足的问题。不适应正规的学校教育,不适应相对紧张的学习环境;不适应跟老师、同学的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不适应学校在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等方面的要求等等。80%70%12•127•63•3幼小衔接快乐成长在入学初期普遍有不适应的表现。与学校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反差,小学一年级也就是说他们进入了一个转折点。面对学前孩子在学习道路上突然出现一个“陡坡”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差别,以至个月,但在休息时间、学习内容、教育方式、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在年龄上只相差几幼小衔接快乐成长友交往的独立性强。课间、课外由学生自由支配和小朋
3、较规范�学校规章严格。40分钟课堂以听课为主活照顾相对较少。老师侧重于学习与品德的教育�生的任务和压力。系统学习�需要完成作业�有考试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严谨规范小学教育交往。老师的组织范围内与小朋友多在老师和家长视线范围和交往不同同活行为规范不较自由,鼓励孩子自由发展。30分钟教学以玩为主保教一体。老师像妈妈一样照顾生活�蒙教育�没有考试。培养学习兴趣并进行知识启以动手动脑的游戏为主宽松活泼幼儿园教育生时间不同教育不同学习形式习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幼小衔接快乐成长不同:小学现在班额较大�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4、你真正长大了!告诉孩子:上学了真好!你能行!绝。使他们及早满怀期盼而不是焦虑和拒上学的自信心。解决他们心中的疑虑,激发孩子上学的兴趣,建立孩子的联系电话。识字的问题☆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家里的电话和父母☆学会写学校的名字、自己的名字。☆识字:课程表上的字、书的名字、家长的名字。左右。☆分清左右:自身的左右,黑板上、书和作业本的活的各种规则。安全、方便。让学生管理自己,遵守学习生不是限制学生,而是保证我们生活得更好、•给孩子讲讲学习、生活中有哪些规则,规则纪律是大问题,是保证学习的前提。•集体生活带来规则和意识,小学生
5、守则。4、和孩子一起模仿学校生活游戏3、听大孩子讲学校生活2、到学校参观1、介绍学校学会掌握时间,以后不至于上学迟到。4、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看时间,3、学具的准备2、为孩子选择好书桌、台灯等1、给孩子准备独立的学习小空间_书房.一个记事本�用来记当天的作业或第二天要带的物品。小闹钟�放在床头或桌上�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要教育孩子注意安全�得提醒大家的是�削笔器削出的铅笔比较尖锐�一定削笔器�前一天晚上孩子自己用削笔器将笔削好�值12色即可。绘画工具�两套�一套是水彩笔�一套是油画棒�书包:双肩背型�跳绳�好�方便孩
6、子握笔�橡皮�铅笔盒:铅笔�每天至少准备好5支�HB�六角型为共同分享“要上学了”的喜悦.建议让孩子参与准备工作,与您的基础。重要的时刻,为入学后接受教育打下一个良好忘了给孩子第一天上学时照张照片,纪念这个第一件大事,感到入学的庄严性与愉快性,别下美好的回忆,让孩子感到入学是有生以来的比较容易打上一个新的开始的印记。让孩子留的学习用品为好,因为这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在可能的条件下,还是给孩子购置一套新4、体育活动安全3、上学、放学路上安全2、接送安全1、游戏安全、课间活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重点4321•
7、••�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说到了一定时候,孩子会自动地学习。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什么是学习习惯惯的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起点。“做人无小事�育人无小节”。教育就是习智力因素残缺限制其发展。点滴不良习惯容忍迁就不加指正,就可能因非如果我们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暴露的哪怕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1、孩子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走出爱的误区由浅入深由短到长。不在一朝一夕贵在长久坚持。记忆
8、力的训练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读书习惯的培养注意力的训练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2、怎样科学引导孩子的习惯养成父母要以身作则,热爱学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4、创立有利于学习兴趣培养的外部环境。习兴趣。孩子具有好奇、好问、好动的持点,成人应充分利用它来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