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与文学翻译的“团结”--罗蒂公共“团结”思想观照下的文学翻译研究

想象与文学翻译的“团结”--罗蒂公共“团结”思想观照下的文学翻译研究

ID:37395895

大小:7.91 MB

页数:181页

时间:2019-05-23

想象与文学翻译的“团结”--罗蒂公共“团结”思想观照下的文学翻译研究_第1页
想象与文学翻译的“团结”--罗蒂公共“团结”思想观照下的文学翻译研究_第2页
想象与文学翻译的“团结”--罗蒂公共“团结”思想观照下的文学翻译研究_第3页
想象与文学翻译的“团结”--罗蒂公共“团结”思想观照下的文学翻译研究_第4页
想象与文学翻译的“团结”--罗蒂公共“团结”思想观照下的文学翻译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想象与文学翻译的“团结”--罗蒂公共“团结”思想观照下的文学翻译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想象与文学翻译的“团结”——罗蒂公共“团结”思想观照下的文学翻译研究姓名:赵颖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指导教师:蔡新乐20090401摘要文学,一般认为是想象的创造物。但从想象入手来研究文学翻译,研究想象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的翻译思想家却并不多见。相反,由于深受认识论中心主义的影响,人们往往以理性为终极的运思模式,以挖掘文本中“不变的”意义为己任,忽视文学本身特有的“反逻各斯”倾向。如此一来,文学翻译将可能会在逻辑单一化思想的掌控下,成为理性“化异为我”的工具,“他者"因而也就成为被压制和漠视的对象。事实上,在传统形而上学趋向终结,“逻各斯

2、中心主义’’正遭受全面批判的语境下,想象并不只是在艺术创造领域才能纵横驰骋,它已经成为可以摆脱理性束缚的一条通途,让我们在概念思维停止的地方“自由飞翔"。在这样的语境下,探讨想象和文学翻译的关系、文学翻译中想象可能发挥的作用,便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意义:一,能够揭示文学翻译走出“逻各斯中心主义"束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二,可以彰显文学翻译的“反逻各斯’’倾向;三,有助于实现文学翻译的伦理:创造“自我”与“他者’’的“团结”;四,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想象和文学翻译的关系,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文学翻译的“诗化”本质。本论文采用理论探索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来研究想象和翻译的关系

3、问题。首先,依托罗蒂想象创造公共“团结’’的思想,从学理上分析论证想象超越理性束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及其在文学翻译中发挥作用可能的表现形式。之后,在学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具体的翻译行为和个别译本,进一步阐释这种理论探索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推出想象可以实现文学翻译中“自我’’和“他者”的和谐相处,达成她们/他们/它们的“团结"。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以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为起点,阐明了想象和文学翻译关系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本研究的重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最后介绍本文的理论依据、研究对象、研

4、究方法与研究步骤,以及各章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主要论证,在“后形而上学’’的语境下,想象实现文学翻译“团结”的;可能性。首先,本章通过历史回顾指出,想象的历史就是摆脱理性附庸地位、自由“飞升"的历史。其次,在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推出想象在“后形而上学”语境下的定义和特点。我们认为,它是将“不在场”的事物带出,继而使之与“在场”的事物“统合”,最终将它们构建为“共时性”整体的能力或过程。它具有历史的、自由的、创造的和伦理的四个特点。再次,在简单介绍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之后,对他所提出的公共“团结"思想以及想象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加以勾勒。简单说来,“团结”指向“自我”对“他

5、者”的责任,是“自我’’对“他者"的容忍与接纳。想象,在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哲学中以“创造隐喻的官能”形式出现。启动想象,以“设身处地”(想象的第一个作用)为前提,通过建构乌托邦营造出“诗化’’的语境或空间(想象的第二个作用),利用再描述(想象的第三个作用)就可以创造出公共“团结”。最后,通过论证可以把创造“团结’’的想象视为一种再描述的官能,同时把翻译视为一种再描述,本章得出结论:可以把翻译视为一种形式的想象。如此一来,翻译在想象力的观照下,便可以实现“自我"与“他者’’的和谐相处,实现她们/他们/它们的“团结”。在论证了想象可以创造文学翻译的“团结"之后,本文把想象的上

6、述三个作用加以细化,进而把它们相应地运用于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即起始的面对“他者”;随后与“他者’’展开交流与沟通;最后通过再描述完成翻译过程),并在后文三章之中,对其实现文学翻译的“团结"的作用进行阐述。第三章讨论想象在翻译的第一个阶段中所起到的作用,即在面对“他者”时,想象如何可以飞离“在场’’实现“自我"对“他者’’“设身处地’’的认同。本章是以批判“在场的形而上学’’对翻译的掌控来展开论述的。首先,对“在场"及其“主客二分”的表现形式进行界定,并进一步明确这种表现形式所具有的外在性、理性至上和同一性特征。其次,从翻译理论建构、具体的翻译行为和个别译本的某些表现三

7、个角度,来分析上述三个特征,并试图阐明“在场的形而上学"操控下的翻译是如何“化异为我"的。再次,引入想象的“飞离在场”帮助翻译摆脱“化异为我’’的工具论地位。想象的飞离“在场”主要包含离开“在场”,超越“在场(的形而上学)’’和“设身处地"三个层面的意思。它可以通过移情来实现。移ii情就是要把“他者”视为另一个同样独特的生命个体,在“物我合一"、“人我合一"中去“设身处地”地体验事物和“他者”的“是其如是”。最后,论证移情如何反拨翻译中理性“自我’’对“他者”的暴力压制,实现对“他者”“设身处地”的认同。研究表明,移情的引入,可以从理论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