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392698
大小:876.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12
《6.1_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戴嵩《斗牛图》相传唐朝著名画家戴嵩善于画牛。他精心绘制了一副《斗牛图》,被人们视为珍品。一次,戴嵩把这幅画拿出来晒,恰巧被一个牧童看到了,牧童不禁哈哈大笑。戴嵩问他为什么发笑,牧童就笑着说,蛮牛打架的时候,一用力,尾巴是紧紧夹在屁股下面,是看不见的。这画上的牛尾巴翘起来,叫人不得发笑。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1、实践的含义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注意3点: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是直接现实性活动非纯主观思维活动1、大猩猩用树枝钩白蚁2、学生开辩论会、学习理论3、老师讲课4、修建长江三峡水
2、利工程5、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6科学家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2、实践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最基本的)教育实践分类1)蜜蜂采蜜4)工人养蜂3)猫捉老鼠6)学习三个代表5)商鞅变法7)“今天花明天的钱”的新消费观念8)演员演戏9)秦始皇焚书坑儒4、5、8、9、10实践:2)读书10)“今天花明天的钱”的新消费行为再判断:探究一:实践的特点用“农民种田”具体分析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主体、对象、手段)(实践活动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处于一定社会关
3、系中)(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而不是单个人的活动,单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对号入座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活动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小结: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2、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3、实践的三个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探究二:实践和认识有何关系?华佗和麻沸散东汉末年,战争频繁,受伤有病的人很多。没有麻醉药,手术时病伤员要忍受极大的痛苦。名医华佗因一次饮酒过量发现:酒有麻醉作用。他就叫病人手术前先喝酒减轻痛苦。可有的大手术,光用酒来麻醉不能解决问题。后来华佗听说吃了洋金花会人事不省。他亲自冒死尝试,经过不同配方炮制,麻醉药试制成功。他又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麻醉效果更好。华佗给它起个名字--叫麻沸散。华佗对麻醉药的认识是怎么来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镜头一:走进医学思考:你认为哪个观点正确?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实践认识的来源有多个:----实践、书本
5、等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各抒己见观点一观点二启示: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间接经验镜头二:走进科学起初科学家都认为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天文技术的发展,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思考:人们对冥王星认识的变化表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结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实践①新问题遇到产生新要求推动新
6、探索和研究②实践的发展提供认识工具认识的发展促进③锻炼人的认识能力实践提高“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C我们一般认为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是由于其翅膀震动导致的。湖北省12岁的小学生聂利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或者剪去蜜蜂翅膀,仍能听到蜜蜂的叫声,该项试验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声。进一步做实验研究,终于在蜜蜂
7、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从而证明了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这则事例给了我们认识论的什么哲学启示?镜头三:走进自然(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性的唯一标准(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为什么?A、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回答B、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C、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人们把认识和实践的结果对照,相符合,认识就正确。思考: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目的何在?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镜头四:走进社会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
8、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了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