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学设计4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学设计4

ID:37390536

大小:18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3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学设计4_第1页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学设计4_第2页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学设计4_第3页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学设计4_第4页
资源描述: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教学设计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课程标准〗  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能够阅读并口头简述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学生能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观看历史图片、历史地图等教学方式,初步掌握能够自己运用有关的历史资料或亲自动手收集历史资料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

2、,学会合作和分享,培养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聆听、学唱《黄河大合唱》等历史歌曲,去感受经典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卢沟桥事变。  难点 讲清国共两党团结抗战,共赴国难是如何形成的。〖教学设备〗  历史教学挂图、历史图片、教学投影仪、录音放音机、《黄河大合唱》磁带等。〖教学方法〗  运用“导入――学生阅读思考――质疑――讨论――解答”五步教学方法。

3、〖板书设计〗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1.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  2.团结抗战,共赴国难   (1)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      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   (2)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准备抗战〖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从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入手。同学们,现在我把一张照片的复印件发给你们,请你们仔细看好手上的这张照片复印件,它是我国古代一个有名的建筑物。你们能说出它的名称吗?(学生较容易地回答

4、出:卢沟桥)  2.同学们是否听说过近代卢沟桥曾经发生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在得到学生的肯定回答之后,教师指出,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是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是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时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八年抗战”。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解“全民族抗战的兴起”(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先仔细阅读思考一下课文标题下面的学习导言。  提出问题:“卢沟桥事变”是怎么回事?(板书)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教材正文大字部

5、分第一段,稍后让学生回答“卢沟桥事变”发生的地点、时间、交战双方和结果。  引导学生回忆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企图独自侵占、灭亡中国的开始,教师随后强调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之序幕,它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方(亚洲)的爆发。  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守军毫不畏惧,奋起抵抗。投影仪打出“中国守军在卢沟桥上奋起抗战”历史照片。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小字内容,叙述中国守军第29军官兵英勇作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回答“想一想”:佟麟阁将军的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的实质(即热爱自己的祖国,决心与国家共存亡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6、。  教师:指着课文“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形势图”进行介绍,虽然中国军队英勇抗日,但不久日军调集大批援军,向北平、天津发动大规模进攻,7月底平津相继失陷。日本侵略者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企图速战速决,在三个月灭亡中国。面对强大的敌人,中国将怎么办?(让学生议一议)  团结抗战,共赴国难(板书)  教师应引导学生简要回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然后指出,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促进国共两党进行合作。让学生朗读通电,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国共合作”。7

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将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7月17日,中共派周恩来等同国民党进行对话,国民党政府表示愿意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实现两党合作,共赴国难。也是在7月17日这一天,国民政府委员长蒋介石在江西庐山发表谈话,表示愿意跟共产党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设计问题:让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比较之后,自己得出结论――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蒋介石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他对日本的态度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让学生简单讲述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生之后对日态度的表现。  教师强调提出,至此,在国难当头

8、,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国共两党合作,团结抗战,为挽救民族的危亡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渲染教学气氛,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当时全国同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日决心,教师可播放历史音乐《黄河大合唱》,让学生通过聆听历史音乐作品,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去感受历史、触摸历史和认识历史,以便达到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