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和胃汤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疏肝和胃汤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ID:37355427

大小:61.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2

疏肝和胃汤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_第1页
疏肝和胃汤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_第2页
疏肝和胃汤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_第3页
疏肝和胃汤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_第4页
疏肝和胃汤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疏肝和胃汤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疏肝和胃汤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占消化专科门诊就医的20%~40%[1]。2004年3月~2005年3月,笔者用自拟疏肝和胃汤合莫沙必利治疗FD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0例均为门诊确诊患者。诊断标准[2]:(1)年龄18~65岁;(2)具有早饱或上腹胀症状并持续4周以上,伴有或不伴有嗳气、呕吐,上腹隐痛、烧心、厌食等症状;(3)用药前4周内胃镜检查排除胃肠道肿瘤、消化性溃疡;(4)B超检查排除肝、胆、脾、胰疾患;(5)用药前48h停用一切治疗

2、胃肠疾病的药物。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伴有肝、肾、心血管等严重疾患;(3)合并精神疾病及对所用药物过敏。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主要症状上均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5治疗组用疏肝和胃汤合莫沙必利,基本方:柴胡、香附、枳壳、厚朴、白芍、佛手、木香、陈皮、神曲各10g,甘草6g。若肝胃郁热加黄连3g,胃阴不足加沙参、石斛各10g;脾胃湿热加蒲公英、苍术各10g;脾胃虚弱加党参15g,白术、茯苓各10g,每日1剂,水煎至150ml,每日2次,餐前30min温服;同时服莫沙比利(山东鲁南制药公司生产)5mgti

3、d。对照组仅服莫沙必利,服法同前。疗程均为4周。  1.3疗效评定标准症状评定及标准,根据FD症状的不同程度评分:无症状为0分;经提示可意识到症状存在为1分;症状存在但不影响日常生活为2分;症状影响日常生活为3分。疗效评定:显效,积分降低80%以上;有效,积分降低50%~80%;无效,积分降低50%以下。  1.4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3讨论5  FD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表明[3],应激和焦虑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处理

4、感觉信息的过程,使机体对酸的敏感性增加,在没有胃酸反流增加的情况下出现症状加重。精神状态(焦虑、抑郁)及应激对胃肠动力障碍起重要作用[4]。  本病属中医脘痞,胃络痛范畴,多因肝胃气机阻滞,或脾胃气虚而运化失健所致。其中肝郁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木郁之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素问・至真要大论》也说:“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说明胃脘痛与木气偏旺,肝胃失和有关。肝属木,为刚脏,主疏泄,喜条达,疏通气机,有利于脾胃运化;胃属土,主受纳,以通降为和。若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木旺乘土,则肝气横逆犯胃,胃

5、失和降,胃气阻滞,则胃脘胀痛。故叶天士有谓:“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唐容川亦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若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难免。”5现代医学研究及中医长期临床实践证实,中医对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的功能性疾病有突出疗效,因中医辨证治疗对机体功能具有双相调节作用[5],现代药理研究,健脾理气中药对十二指肠运动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疏肝、安神中药能改善不良心理情绪等[6]。因此笔者从疏肝和胃,条达情志入手,采用疏肝和胃汤合莫沙必利治疗。方中柴胡、白芍、香附、佛手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枳壳、厚朴、木香理

6、气导滞,陈皮、神曲消食宽中、和胃降逆,白芍、甘草滋阴柔肝、和中缓急。全方共奏疏肝和胃、理气导滞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柴胡有较好的利胆及兴奋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以及镇痛、镇静及消炎作用[7]。白芍有兴奋和抑制胃肠蠕动双向调节作用;枳壳、厚朴、木香、陈皮能使胃肠运动节律加快,收缩加强[8]。莫沙必利为消化道动力促进药,与疏肝和胃汤合用,可改善中药治疗相对起效缓慢,发挥其针对性强这一优势,急治其标,中药缓治其本,标本兼顾,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萧树东.江绍基胃肠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52.  2吴云林.功能性胃肠疾病诊断标准.新消化病杂志,

7、1996,4(11):601-602.  3于海生,陈湖.食管高敏感性及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新医学,1999,30(6):363-364.  4柯美云,战淑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理.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5,15(1):7-9.5  5王金榜.中药双向调节作用的现代医学观.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88,3(2):42.  6李乾构,王自力.中医胃肠病学.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1993,69-81.  7方文贤,宋崇顺,周立孝.医用中医药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4-65.  8赵荣莱.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治疗进展.中国中西医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