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354062
大小:106.4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2
《努力建立以实验为基础物理教学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努力建立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教学体系发表在《物理教学探讨》杂志(核心刊物)2005年第5期上海市进才中学王肇铭(200135)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研究和学习物理学最基本的方法,在物理学中,每一个概念的建立,每一个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物理实验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学习和探索物理的实验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实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经典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一些让物理教师爱不释手的演示实验,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学生学习物理基本规律
2、、定律和定理提供了直观、定量、可信的感性知识,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上海市“二期课改”物理新教材中不少实验采用了数字化信息系统(简称DIS)技术进行物理量的测量,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领域反映了发达地区现代科技发展领先的优势。如何把经典物理实验和数字化数据采集系统整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已经成为物理教师的一个新课题。按照上海市“二期课改”的精神,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有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我们进才中学物理教研室和物理实验室的老师们尝试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结合起来,将课内实验和课外实验结合起来,将经典实验和DIS实验、TI实验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了以物理实验为基础的
3、物理教学体系。一、悬念性实验是情景引入的最佳手段结合物理新教材贯彻始终的探究法教学思路,我们物理教研室的老师们仔细分析了新教材设计的各种情景创设的方法:图画和照片、学生的生活经验、讲故事、类比、实验、从已有知识中引申等,通过教学实践比较后,一致认为用实验方法创设情景是教学的首选方法。实验提供的信息量最多。实验展示了一种动态的演变过程,能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处于应激状态,它比静止的图画包含的信息量多,它比老师对某一事物的描述或讲解更具体。心理学研究认为:当人遇到问题需要解决而又没有现成的办法时,思维才出现,悬念才产生。对于人类认识活动而言,悬念正是人
4、们认识未知领域的关键之处,悬念也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亚里士多德曾进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问和惊奇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意向活动,它作为一种内部动力,可以使人产生探究的欲望,而探究又会导致创新意识的萌发。疑能引思,思则生趣。思维从疑问开始,创设悬念,会使学生产生迫切探究的认识心理,激发求知欲望。不一致的东西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些现象与学生的一般经验不尽相同,好奇心驱使他们关心这些现象,因此悬念性实验是情景引入的最佳教学手段了。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在两只盛满水的透明烧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其中一杯水中的红墨水迅速扩散,另一杯水
5、中的红墨水扩散很慢(如图1所示),为什么红墨水有怪脾气?悬念性实验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就比较容易理解分子热运动理论和影响扩散程度的因素。其实,使红墨水迅速扩散的那杯水的温度较高。用一节干电池通过一只变压器升压后,瞬时接通会使双手拿住变压器输出端的同学产生“触电”感觉(如图2所示),强烈的感觉和身体动作使同学们产生探究变压器性能的学习需求。图1图2二、亲身体验的实验是形成知识和技能的可靠保证《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指出:要“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的形成、积累和构建。”学生亲手做实验有着天然的兴趣,在实验
6、的过程中,他们对问题有着亲身的体验,对看到的现象也能自发地去想去问“为什么”,此时提出的恰当的教学问题会使学生产生适度的紧张心理困惑,使他们能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创造条件,利用学生身边的器材做实验,使物理实验更贴近现实生活,使物理实验从课内走向课外,这样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的用物理规律解释身边物理现象的能力。图4图3我们用直尺作斜面体验弹力的方向(如图3所示),在橡皮的弯曲和扭转中体验“弹性形变的形式”(如图4所示),用橡皮和纸体验静摩擦力作动力(如图5所示),用书和纸体验滑动摩擦力作动力(如
7、图6所示),用摩擦起电的方法体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规律(如图7所示)。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图6图5图7图7三、创设和改进演示实验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经课堂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演示实验能否得出预期的、明显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是一节课成功的可靠基础。创设新的演示实验,改进原有的演示实验,使演示实验的效果更明显、更准确是我们物理教研室老师们的共同努力目标,二年来我们先后创设和改进了多个演示实验,在探索——反思——否定——改进中提升了演示实验的科学性、可靠性、可视性和准确性。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一期课改”的物理教材采用
8、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的加速度,不但实验时间长,而且误差大。上海市“二期课改”物理新教材则采用DI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