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脂蛋白a(LPa)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分析

血清脂蛋白a(LPa)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分析

ID:37303076

大小:227.0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1

血清脂蛋白a(LPa)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分析_第1页
血清脂蛋白a(LPa)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分析_第2页
血清脂蛋白a(LPa)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血清脂蛋白a(LPa)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血清脂蛋白a(LPa)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分析孙华曹美芳冷德国(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检验科)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自1963年被挪威遗传学家Berg首先发现并命名后,1974年Berg又首次报道冠心病(c皿)患者血清Lp(a)浓度增高。30多年来国内外大量学者从事流行病、临床医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的学者经过研究,对Lp(a)的结构、功能、代谢及病理生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发现Lp(a)在化学组成、理化特性等许多方面与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不同,特别是Mclean等人发现载脂蛋白a(Apolip

2、oproteina,Apoa)与纤溶酶原(Plasminogen,阻G)有80%以上的同源性后,陆续有许多研究提示了这个独特的高度多同源性的脂蛋白变异体的基因结构和功能,也揭示了高血浆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arterydisease,CAD)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之间的可能机制,确认高Lp(a)为心脑血管疾病(CCVD)十分重要、与遗传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至今对Lp(a)的生理功能和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理还未完全阐明,因此仍然是当今As研究中最热门的脂蛋白之一。1、Lp(a)的分子特点Lp(a)由脂质和蛋白质两部分组

3、成,中性脂质部分具有疏水性,位于核心;外周包绕蛋白复合物,由一分子载脂蛋白B一100(apolipoPROteinB一100,ApoB一100)和一分子Apoa通过二硫键共价连接,具有亲水性。Apoa是Lp(a)的特征性糖蛋白成分,由单体肽链组成,含有多个称作三环域(Kringle)的区域,该区域是蛋白折叠区,依靠三个二硫键稳定,其氨基酸排列及其cDNA的核苷酸排列与PLG有高度的同源性和交叉反应。Kringle不仅存在于Apoa和PLG中,而且存在于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其他蛋白质中,包括凝血酶原(因子II)、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

4、)、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plasminogenactivator,U—PA)、凝血因子Ⅻ、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icgrowthfactor,HGF)。Lp(a)的密度为1.03~1.10kg/L。采用密度梯度超速离心可分为轻、重两种Lp(a)颗粒,前者富含甘油三脂,后者富含胆固醇脂。密度不同是由于Lp(a)分子中的Apo(a)的大小不同,而Apo(a)的大小又是由KeingleIV的数目决定,后者又是由位于染色体6q2.6—2.7上的基因控制。此外Apo(a)的序列多态性及Apo(a)的糖化程度也对LP(a)的结构乃至理化性质产生影响。目前,仅在人类、灵长类、刺

5、猬和荷兰猪中发现有Lp(a)。血浆Lp(a)水平个体差异很大,浓度范围为0一1000mg/L。在人群分布呈偏态,而且Lp(a)的浓度分布有种族差异,但在个体内血浆Lp(a)水平相对稳定,浓度变化不受年龄、饮食、吸烟、酗酒及多数降脂药物的影响。2Lpa)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血浆Lp(a)水平300mg/L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性上升2倍,如果LDL和Lp(a)的血浆浓度均较高时,其相对危险陛可增至6倍,还有一前瞻性研究指出,LP(a)高于450mg/L的人群中。心血管病死亡多2.6倍,心血管病发作多4倍。因而Lp(a)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肌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张丽霞等报道Lp(a

6、)是一种急性相反应产物(acutephasereactant,APR),只有排除急性炎症状态的可能影响后,Lp(a)浓度才能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加以考虑。在Lp(a)结构中的LDL和Apo(a)分别来自功能不同的两个系统,因此Lp(a)可能具有双重作用:(1)与脂质代谢有关。(2)在凝血和纤溶系统中起调节作用。因而Lp(a)致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性疾病的机理十分复杂,涉及到诸多因素的作用。2.1Lp(a)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2.1.1与血管内皮功能失调有关血管受损是动万方数据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前提,内皮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的重要靶细胞,当有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因素存在时,内皮细胞

7、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将导致心肌缺血的病理改变,并且发生于所有冠状动脉动脉疾病发生、发展之前,因此内皮功能失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早期指标。Tsmumi等最近报道在日本人群中,在动脉硬化发生之前,人冠脉循环中的内皮功能失调与Lp(a)有关。Schachinger等报道Lp(a)导致内皮功能失调是通过选择性地破坏人冠脉循环中的受体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揭示有关受体介导刺激引起的心肌缺血及Lp(a)在致动脉粥样硬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