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何读懂诗歌》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读懂诗歌古代诗歌鉴赏(1)一、从题目入手读懂诗1、看题目猜测内容走向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2004年天津卷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002年全国卷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004年湖北卷邯
2、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2005年全国卷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2005年湖南卷春日登楼怀归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2005年广东卷2、看题目明确类别结构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2005年全国卷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3、看题目推断
3、表现手法雨后池上(情景交融)刘分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2005年全国卷4、看题目推测情感流向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2004年江苏卷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二、从注释切入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
4、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2006年安徽卷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⑴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答:⑵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
5、切。2006年安徽卷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①“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3分)②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分)2006年辽宁卷三、从意象切入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
6、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①“诗眼”分别是“咽”、“冷”。②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③“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2003年全国卷四、从题材切入1、赠友送别诗送别诗中多抒发离愁别绪、惜别之情,如柳永《雨霖铃》,王维《
7、渭城曲》;但也有情深意长的勉励、豪放壮阔的送别,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高适的《别董大》;比较特殊的送别是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抒发的是自己身遭诽谤,再度贬谪却不改高洁品行的心志。2、羁旅行役诗漂泊在外的客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所以内容多为愁思的抒发,思念故乡的情感的表达。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3、托物言志诗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比喻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
8、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以描写某一事物为中心,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或寓理于物。4、山水田园诗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