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97882
大小:20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1
《立式辊磨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立式辊磨调试摘要:江苏磊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矿渣粉磨系统采用了中信重型机械公司研制的第一台辊式立磨。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调试工作,整个系统完全达到设计要求。目前该系统运行平稳、可靠。标志着我国矿渣粉磨生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重大突破。关键词:矿渣粉磨系统立式辊磨调试考核中信重型机械公司从2003年开始不断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矿渣粉磨设备技术,于2006年第一台国产矿渣粉磨立式辊磨LGM46.2+2S在江苏磊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安装,至2007年10月试产成功,目前运行状况良好。这标志着我国矿渣粉磨生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重大突破。笔者有幸参加了该矿渣粉磨系统的调试工作。现将该系统生产调试经
2、验、工艺参数等作一简要介绍。1.主体设备及工艺流程江苏磊达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矿渣粉磨系统为单独的高炉矿渣粉磨系统。生产原料高炉矿渣由河运从沿江一带的各钢铁厂运至厂内,矿渣的来源多至七家钢铁企业。各厂家矿渣的易磨性能各不同。生产过程采用DCS控制,其中LGM46.2+2S立磨采用西门子S700-3型PLC经PROFIBUS-DP总线与全厂的DCS系统完成通讯联结,实现系统的监控,产品设计比表面积420C㎡/g,产量90t/h。工艺流程见图1,主要设备配置见表1。2.调试准备2.1设备安装状况检查图1表1序号名称规格及性能制造厂家1辊式立磨规格:LGM46.2+2S磨盘直径:4.
3、6M磨辊直径:2350mm转速25r/min工作压力50--120bar功率:2800KW输入转速975r/min生产能力90t/h中信重机公司2选粉机型号:LSKSSZ转速0-190r/min变频调速功率200KW中信重机公司3主风机风量:380000m3/h风压:7500Pa功率1000KW南通风机厂4主收尘器处理风量:400000m3/h气体温度<120℃入口含尘浓度1300g/Nm3出口排放浓度25mg/Nm3海宁洁华在设备运行前必须对设备的各环节进行认真的检查,这是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主要检查项目如下(此项目针对LGM46.2+2S立磨,其它辅助设备的检查依据通用设
4、备检查标准进行):1)磨机基座螺栓、主减速机底座螺栓按图纸要求力矩紧固到位,无松动。2)磨盘与主减速器联结螺栓按要求力矩紧固到位。3)主、辅辊套固定螺栓是否紧固且有防松动措施。4)主、辐辊摇臂螺栓紧固到位,密封件安装可靠。5)各稀油站、液压站油路管线安装完毕,支架位置正确,柔性联结合理且达设计要求。6)选粉机叶片安装可靠,调节灵活,手动盘车无擦壳现象。7)选粉机出口及下部回料斗耐磨材料粘结平整、牢靠。8)主电机、主减速机间联轴器间隙达设计要求。9)入磨溜管、挡料环、导风叶片、磨内衬板安装联结可靠。10)立磨本体与其他平台、管道无钢性联结。2.2开机前的准备1).蓄能器按设计要
5、求进行充气,并达到规定压力。l氮气注气压力介于0.2MPa—0.4MPa之间,不能超过该极限值。2)各稀油站、液压站,按设计要求加注油品,且油位正确。单独运行各稀油站、液压站确认工作可靠,运行参数正确。3)根据系统控制流程图对系统所有采集点进行调较,并依据各专业设计要求整定各参数的报警值及动作跳停值,主要参数动作值见表2。表2序号名称单位报警动作低高高高1磨机风量m3/h30000 报警2磨机入口温度℃ 400450高:报警 高高:停3磨机出口温度℃85110115低、高:报警 高高:停4磨机入口压力KPa -8-10高:报警 高高:停5磨机压差KPa 4.55高:报警 高
6、高:停6液压压力Mpa50120140低 高高:停7磨辊速度r/min0 50 高高:停8磨机振动检测mm/s 1015高:报警 高高:停9主辊润滑站出口温度℃ 8090高:报警 高高:停10选粉机减速机油温℃ 80100高:报警 高高:停11主减速机稀油站过滤器压差Mpa >0.16 高高:停12主减速机稀油站入口油温℃406070低、高:报警 高高:停13主减速机油压(高压)Mpa0.05 低:停14主减速机止推轴承温度℃257575低、高:报警 高高:停15慢驱动联锁开关二进制 和磨机电机连锁1)辊位的调整在空磨盘辊子下方放一块10MM的垫板,将辊子压在垫板上进
7、行调整。使机械限位柱塞从外侧拧入摇臂系统的制动板上。确保在任何情况下磨盘与磨辊都不会直接接触。5)主电机电器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欠压保护、过流保护、振幅保护、油压保护等)进行调校并试验。软启动及无功补偿可靠。6)慢驱安装到位,同主电机联锁准确可靠。1.单机调试单机调试的目的是对设备的制造、安装质量的全面检验,同时也是对电气自动化及DCS系统的使用性能的一次重要考核。达到中控、现场对各设备的控制要求,确认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及动作与显示的一致性。在进行此操作过程中应以设备的安全性为前提,按先辅后主、先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