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96122
大小:8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1
《阿里山纪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启东市初中“15/20/10”集体备课导学案第四单元第十八课阿里山纪行1课时总第个教主备人:陆春香审核人:学习目标1、学习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了阿里山美丽的风光。 2、理解作者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来的共同愿望。 。 学习重点采用移步换景法。 学习难点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 教具学具小黑板预习作业一、初读课文1、给加点的词注音风靡 山岚 堪称 谛听 禅 幢 桧 2、解释一些关键的词语:清澈 接风洗尘 风靡 堪称 谛听3、介绍作者4、阿里山简
2、介: 二、整体感知课文1、理清文章思路 2、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读了课文,你对阿里山、神木一带的风光有了哪些认识和感受?你是怎样理解置身于阿里山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83、假设在座的都是游客,而你是个小导游,请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份阿里山的旅游解说词。 温馨提示:可小组合作讨论,找出作者的行踪,然后抓住不同地点的不同景物,安排好说话的顺序就行了。还有啊,千万别忘了你是导游,要注意语态和礼貌哦。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过程思考与调整活动内容师生行为预习交流一、导入: 1.提到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同学都了解它什么呢2.老师小结:
3、提到台湾,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它发达的影视业、便利的交通、美丽的夜景等。其实台湾虽小,但它却有着宜人的风景。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介绍阿里山的文章。因为在台湾流传这样一句话:“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 二、预习检测(一)、初读课文1、给加点的词注音风靡 山岚 堪称 谛听 禅 幢 桧 2、解释一些关键的词语:(见语文书)清澈 接风洗尘风靡 堪称 谛听师导入课文后,进行预习评讲(组长统计各组员预习完成情况)点名2个学生上黑板纠正后师统计正确率8展示探究3、本文作者吴功正,他是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美学家。1997年7月
4、初,他应一批台湾学者的邀请,赴台湾讲学,交流两岸文化。在此期间,他游览了阿里山,并深深陶醉于此。他想应把美丽的阿里山的阿里山描绘出来介绍给大陆读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于是这篇文章就产生了。4、 阿里山在台湾嘉义县东北,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阿里山列为台湾风景区之一,美景纷呈早为人所知道,因此有“不到阿里山,不知阿里山之美,不知阿里山之富,更不知阿里之伟大”的说法。由于山区气候温和,盛夏里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 (二)、整体感知课文1、
5、理清文章思路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内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全文10段,可分为三部分。 指名回答学生讨论交流8展示探究第一部分(1),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以《大海啊,故乡》和《高山青》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 第二部分(2——9),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这是游记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10),写下山。仍以《高山青》作结,呼应开头,令人回味无穷。 2、阿里山是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有着“莽莽不尽的林海”,林海内“云雾浓稠”,再加上“古典文化”的氛围,确实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神木巨大无比,历史悠久,它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有着一种丰富而深邃的内涵。作者置身于阿里
6、山时,确实被那清澈的潭水、宁静的林区、阴凉的世界、厚密的青苔、神奇的神木所吸引、所陶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所以情不自禁地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3、 步骤:1、小组合作朗读交流,划出游览行踪的句子,找出主要景点。 归纳交代清楚游览的行踪:台北松山机场——学生讨论、交流,8台湾中部城市嘉义——阿里山站——神木 明确知识点:移步换景 2、请个同学上来做导游,要求交代清楚游览的行踪和主要的景点,并注意礼仪常规三、讨论探究1)阿里山给人留下的总的印象是什么?文中哪句话交代的? (2)阿里山如画的风光主要表现在哪里?明确风
7、 清澈的水潭 光 静谧的森林 美 厚密的青苔 如 无边的林海 画 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