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及备课

四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及备课

ID:37291400

大小:10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20

四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及备课_第1页
四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及备课_第2页
四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及备课_第3页
四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及备课_第4页
四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及备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及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四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及备课一教材分析: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主要手段。从小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非常有特色的植物和动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生动地讲述了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

2、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本组教材中还安排了与专题相关的“阅读链接”“资料袋”,有趣的“比眼力”口语交际,以及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等内容……所有语文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有利的。二训练点:本组的导读提示了学习内容,提出了语文实践活动的要求。在进行本组教学时,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在

3、教学时还要充分注意“导语”“阅读链接”“资料袋”等各部分内容的相关性,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三、教学目标:1认识22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学习积累文中的一些生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段落。3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4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5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四、课时安排:5古诗两首2课时6爬山虎的脚2课时7蟋蟀的住宅2课时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1课时语文园地二4课时5古诗两首一、教材分析《

4、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游山西村》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

5、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二、教学目标16知识与技能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3、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三、教法与学法要把朗读和理解古诗结合起来,在正确领会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感情,通过朗读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古诗的能力,要把主体地位放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五

6、、课时二课时六、教学准备作者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体会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及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一、引入新课1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二

7、、结合注释,自学古诗1、自己练习读古诗,边读便形成画面2、结合课后注释试着理解每句古诗的意思。小组学习。3、检查学生理解古诗的情况读准字音,把握吟诗的节奏。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的能力。三、吟诵诗句,理解诗意1听范读,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2读前两句,思考这两句诗写了什么?3、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找出表示方位、角度的词4理解后两句。5、指名讲一讲后两句的意思。读一读,比一比,前两句与后两句内容有什么不同?166、后两句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是千古名句,不但写

8、出了诗人没能看出庐山真面目的原因,而且蕴涵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总结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设计意图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明白诗中蕴涵的哲理积累古诗名句。作业设计1、检查背诵2、理解后两句诗的含义第二课时课时目标体会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及体会含有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