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90647
大小:303.1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0
《从《浮生六记》看林语堂的文化身份和翻译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14卷第2期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4月V01.14No.2JOURNALOF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SocidSciencesEdition)Apr.2014·话言学研究·从《浮生六记》看林语堂的文化身份和翻译行为刘华(成都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摘要:林语堂是20世纪中国翻译史上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引入文化身份研究方法,分析了林语堂的文化身份构建。以其英译‘浮生六记>的翻译行为为个案分析,研究林语堂的文化身份对其翻译动机和翻译策略的影响,指出文化身
2、份研究为全面客观评价林语堂及其翻译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关键词:文化身份;翻译动机;翻译策略;林语堂;<浮生六记>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297(2014)02—0118—03一、引言林语堂(1895--1976)是世人熟知的文学大师,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翻译的作品语言精纯娴熟,时至今日仍是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的经典译作。学界对林语堂翻译的研究多着力探讨其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以文本研究为主。本文尝试从文化身份的角度人手,以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为研究对象,分析林语堂文化身份的构建
3、,并研究其文化身份对他的翻译动机、翻译策略的影响。二、文化身份对译者文化身份的研究始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传统翻译研究着眼于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的比较,始终拘圊于文本本身。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正是针对这种。文本中心论”的一种超越和突破。“翻译就是文化交流的一种表述本质州“,译者作为不同文化间交流的执行者,其文化身份的研究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新课题。诚如英国伯明翰学派著名学者乔治·拉伦(JorgeLarrain)所言:“无论侵略、殖民还是其他派生的交往形式,只要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存在着冲突和不对称,文化身份的问题就会出现。”
4、12]Hamem和Blanc认为:“复杂文化结构整合进入个体人格并与之相结合即构成个体的文化身份。¨31文化身份是人们从幼年时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一种个体对于自身以及其它文化的认知,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到个体所属文化群体普遍价值观念的影响得以不断发展改进。首先,文化身份具有多元性,即体现在个体身上的文化身份具有多重性的特点。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会接触并融入不同的文化群体,个体对于自身以及他人文化身份的认知会受到这些文化群体的影响,变得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在一个多种语言文化并存的国家,个体通过归属几种不同的次文化群体可能会
5、拥有多重文化身份。”L41其次,文化身份具有变化发展性,会在环境作用下不断定位重塑。正如英国文化理论家霍尔(mu)指出的那样:。文化身份,既是存在的结果也关乎形成的过程。它属于过去,也同样属于将来。它无法脱离地域、时间、历史和文化而存在。它有源头,有历史,但它同任何历史性事物一样,经历着不断的变化。文化身份远非被永久地固定在一个本质化的过去,而是受制于历史、文化和权利的持续作用力。”【5】译者作为文化交流的中介者,其文化身份必然会作用于译者的翻译过程。一方面,译者文化身份将影响译者对文本的选择、对文化问题的解读以及对翻
6、译策略的选择;另一方面。译者可以借助翻译活动塑造个体或个体所属群体的文化身份。劳伦斯·韦努蒂认为:“翻译不仅构建着独特异域文化的本土再现,它同时也参与了本土身份的塑造过程,翻译史也揭示出一些旨在借助翻译文本促成本土身份的项目,因为翻译能够有助于本土话语的建构,它就不可避免地被用来支持雄心勃勃的文化建设,特别是本土语言和文化的发展.而这些项目总是导致了与特定社会集团、阶级与民族一致的文化身份的塑造。一L刮。收稿日期:2013—08—16基金项目:成都理工大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nYa21)成果之一。作者简介:刘华(1
7、977一),女,四川广元人,成都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万方数据刘华:从《浮生六记》看林语堂的文化身份和翻译行为119三、林语堂文化身份的构建林语堂一生游走在中西文化之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不容易书写的一章”,甚至连他都说自己是无法解开的“一捆矛盾”【,】,正好彰显了他文化身份的多重性。林语堂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发生碰撞、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特殊时期。特定的社会、文化、政治语境决定了他的文化身份并非单一的固化,而是在。历史、文化和权力的不断嬉戏
8、”中定位重塑,完成了多重文化身份的构建。(一)思想开明的进步知识分子家庭是个人生命的起始地,也是文化身份构建的起点。林语堂出生于福建龙溪县的一个牧师家庭,父亲是受过维新思想影响的基督教徒,立志要培养子女接受西式教育。从小到大,林语堂接受的是西式教育,接触的是西方文化,在西方文化的浸润滋养塑造下成长。长期接受的西式教育使得林语堂思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