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87413
大小:307.5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0
《“风清骨峻”新解-《文心雕龙·风骨》再阐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2007年9月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eptember2007第3l卷第5期JournalofAnhu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VoL3lNo.5‘‘风清骨峻"新解——《文心雕龙·风骨》再阐释俞香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摘要:“风骨”是对文章的美学要求,“风”是对文章感情的美学要求,“骨”是对文章语言、思想、逻辑性、结构、文体等方面的美学要求,“采”是语言的修辞关。“风”主要是纯正之美兼有自然、脱俗、灵动之美,“骨”是刚健之美。“风骨”的本质是“气
2、”。关键词:风;骨;气;纯正;刚健;《文心雕龙》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19(2007)05—0078—06《文心雕龙·风骨》中的“风骨”是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一个焦点,几乎每一位“龙学”家都对它发表过见解。对于“风骨”内涵的阐释,具有代表性的大致有十三种:一是“风意骨辞”说,认为“风”是文意的特点,“骨”是文辞的特点,持此说的有黄侃和范文澜。二是“情志事义”说,认为“风”是情志,“骨”是“事义”,代表是刘永济。三是“风格”说,认为“风骨”是一种特殊的“风格”,代表是王运熙。四是“刚柔之气”说,认为“风”和“骨”分别是人的柔气与刚
3、气在作品中的表现,代表是徐复观。五是“情感思想”说,认为“风”是情的因素,“骨”是理的因素,代表是宗白华。六是“感染力”说,强调“风”、“骨”都是一种感染人的力量,代表是罗宗强、牟世金。七是“精神风貌美”说,认为“风骨”是“精神风貌美”,代表是张少康。八是“内容形式”说,认为“风”是内容,“骨”是形式,代表是寇效信。九是周振甫的观点,认为“风”、“骨”是美学上的一种要求,“风”是对内容的美学要求,“骨”是对引事引言的美学要求。十是陈耀南的观点,认为“风”是情思透过文辞而表现的“风趣”、“气韵”之类,虚灵的、动的、外向而感染他人的表现;认为“骨”应该总括题材、结构、辞句、文采
4、之类,而并非只限于辞句。十一是童庆炳的“风清骨峻”说,认为“风骨”是刘勰对文学作品内质美的规定,即要求“风清骨峻”。“风清”是对“情”的内质美的规定,就是要求情感的表达应清新真切,发自胸臆,有生命活力;“骨峻”是对“辞”的内质美的规定,就是要求辞语的表达应峻拔道劲,出言有力,能给人感染。十二是李壮鹰的“动静之美”说,认为“风”是文章的流动美,“骨”是文章整体结构上的牢固稳定所体现出来的静态美。十三是张海明的观点,认为“风”是作品的情感倾向,“骨”是作品的思想倾向。面对如此众说纷纭的局面,有人只好无奈地说:“诗无达诂,同样的道理,古代文论术语概念也很难有一种所谓终极的解释。”
5、⋯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阐释,是因为中国古代诗学多是一种感悟式的、体验式的批评,所用的术语多是比喻,内涵比较模糊,这就给后人的理解带来了困难。但很难阐释不代表就不用再阐释,相反只有不断地阐释才能逼近事实的真相,找到它真正的内涵。而且“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概念,弄清它的真正内涵,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风骨”范畴的生成过程人手,着重对《文心雕龙·风骨》篇的分析来探讨“风骨”的内涵。收稿13期:2007—05—28作者简介:俞香云(1975一),女,安徽无为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生78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一、“风骨”范畴的生成“风
6、骨”是在中国古代的气化哲学背景下生成的概念,其形成有着漫长的过程,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密切相关。“风骨”是由“风”与“骨”两个概念结合而成的。“风”的本意是空气流动的现象。《易》把“风”列为八卦之一,认为它是自然界的基本元素之一。先秦时期,人们把“风”的意义引申为歌咏、讽诵来论诗,因此《诗经》有“风、雅、颂、赋、比、兴”的“六义”说。两汉时期,儒学大家们把“风”的意义进一步引申,“风”成为讽喻、教化的代用语。《毛诗大序》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魏晋时,“风”进人了人物品评,开始有了美学内涵。如《世说新语·任诞》:“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王夫人神情散朗
7、,有林下风气”。《世说新语·赏誉》:“王戒云:‘太尉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世说新语·德行》:“李元礼风格秀整。”在人物品评中,“风”主要是形容一个人内在的超凡脱俗的气质,用于对人格、人的精神气质的审美。“风”主要是一种“清”美,这在后文还有详细的论述。“骨”的本义是骨骼,后来与相术结合,成为相术的一个术语。中国古人用相术来占卜命运,就是从人的形体骨骼人手来探究人的福祸寿夭。东汉王充的《骨相篇》有“案骨节之法,察皮肤之理,以审人之性命无不应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