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法家思想述论

先秦法家思想述论

ID:37284313

大小:9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0

先秦法家思想述论_第1页
先秦法家思想述论_第2页
先秦法家思想述论_第3页
先秦法家思想述论_第4页
先秦法家思想述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秦法家思想述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分类号UDC单位代码10644密级公开学号2008020317 学士学位论文  先秦法家思想述论  论文作者:史扎阿洪指导教师:訚耀辉系别:社会科学系专业:历史学提交论文日期:2012年5月19日论文答辩日期:2012年6月2日学位授予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中国·达州2012年6月10四川文理学院学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2Abstract:2引言3一.从“礼”到“法”法家的产生3二.法家的主要思想和主张4(一)法律具有强制性4(二)“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5(三)以刑去刑的重刑论5(四)法家的“法治、术治、势治”61.法治62.术治63.势治74

2、.法、术、势相结合7结语8参考文献9致谢1010四川文理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先秦法家思想述论历史学专业08级3班:史扎阿洪指导老师:訚耀辉摘要:法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个重要学派。他们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法家思想“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发展,提出了一整套推行法治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国的大一统提供了理论根据。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以及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法家,夸大了法

3、律的作用,用法律决定了所有的事情。关键词:法家思想;法治;术治;势治TheideologicalintroductionaboutChineselegalistsinthepre-QindaysHistorymajor,classthreegrade08:ShizhaAhongInstructor:YanYaohuiAbstract:Legalistsareanimportantschoolofthoughtinthepre-Qindays.Beknownas“fazhi”(governingacountrybylaw),whichcomefro

4、m“yifazhiguo”,theirviewstillhaspositivemeaningstoday.Theydothingsaccordingtotheregardlessoftheirpositionandwealth,whoseideadevelopquicklyfromonegenerationtoanothergenerationsoastoputupwithonesetoftheoriesandapproachesdealingwithpromotinglaws,whichprovidesthetheoryfoundationfo

5、rChina’sunity.Thecombinationofthelaws’integrationbetweenlaw,academyandpowerandHanFei’stheoryaboutlaw,academyandpowermakestheLegalists’stheoryreachtheirsummit,whichalsoprovidestheweaponoftheoryforQin’sunity,andatthesametime,providestheoryfoundationforthehereafterfeudaldoctoria

6、lsystem.However,Legalistsexaggeratetheusageoflawandresolveeverythingwithlaw.Keywords:Legalism,law,academy,power10四川文理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引言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领域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儒家、墨家、兵家、阴阳家、法家等,其中法家是主张“法治”的一个学派,法家重视“法”,法家思想和主张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学术界对法家及发家思想的源流主要思想都有一定的论述,但是本人认为皆不够全面和客观。本人拟从“礼”到“

7、法”,法家的产生、法家的主要思想和主张等方面进行讨论。一、从“礼”到“法”法家的产生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法家产生的条件和基础是法与礼的分开。在夏、商、周三代时,法与礼是不分开的,这种现象直到战国时才宣告结束。在三代时期有夏、商、周礼,而夏礼、殷礼最先出自孔子之口。孔子曰:“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1]从孔子这话中,我们知道,礼在夏代就已经出现了,如

8、果没有出现的话,孔子也不可能说“殷因与夏礼”,夏、商、周三代的礼都是相互继承的,句中用“因”可以看出来,三代的礼都是在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