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训练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

业余训练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

ID:37279848

大小:7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0

业余训练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_第1页
业余训练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_第2页
业余训练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_第3页
业余训练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_第4页
业余训练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业余训练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业余训练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直接关系到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的补充和群众体育骨干力量的培养。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它因素的制约,我省的业余训练工作一直比较薄弱,后备人才质量不高,数量不足,近年来更是明显削弱,已经成为制约我省竞技体育事业长远发展的“瓶颈”。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我省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加速培养奥运后备人才、集全省之力力争实现我省历史上奥运单项金牌“零的突破”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切实加强我省的业余训练工作,改善我省后备人才培养严重滞后的状况,根据2003年、2004年全省体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省体育工作实际,在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的

2、基础上,提出如下加强我省业余训练的指导性意见。     一、我省业余训练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按照运动训练系统性、专业性和层次性的要求,我省的运动训练体系和全国一样,由专业训练和业余训练两个环节、一二三线三个层次构成。一线开展约18个项目,受训人数约450人。二线开展14个项目,受训人数约4000人。二线训练的主体力量为我省现有的7所中专体校和5个体校教学班的运动班学生和预科班学生。截止2003年底,全省拥有二线教练员223人,专门用于二线训练的场馆共有79个,多数相当陈旧。近五年来,各体校共招收运动班学生2221人,招生数量虽逐年增加,但输送率却逐年下降,平均输送率只有7.

3、2%,输送到省优秀运动队160人,占我省专业运动编制的21%、现役运动员人数的36%。三线训练大幅度萎缩,1993年在全省有85个县(市、区)开办青少年业余体校,在训人数约8000人,而到2003年底,仅有25个县(市、区)存在业训点(校),在训人数仅1700人,开展11个项目,主要有田径、武术、篮球、乒乓球,田径开展尤为普遍。三线共有教练员450人,场地仅有59个,其中只有30%左右的场地符合标准。全省2003年业余训练经费仅为138万元,平均每县1万元。从上述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到,我省业余训练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二线质量低和三线数量少两个方面。造成二线质量低的原

4、因,一是三线萎缩导致二线训练后备人才不足。二是二线训练的基础条件很差,多数地方场地设施很差,难以保证正常训练;有的训练经费紧张,维持系统训练有困难。三是省运会竞赛杠杆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竞赛规模大,赛期长,但经费有限,难以保证重点,只好维持低水平竞争的局面。四是受竞赛利益驱动,省运会竞赛中以大打小、假引进、冒名顶替等问题屡禁不止,严重挫伤了地市从事业余训练的积极性。造成三线数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认识偏差,各级体育部门对培养后备人才都不够重视。二是体制问题,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后,项目管理中心统管一二三线的机制并未建立,既无专门机构,也无工作要求,致使业余训练无人过问,也无明

5、确的政策。三是县区机构改革后,多数县区体育机构与文化教育部门合并,经费不独立,人员不固定,对我省三线业余训练造成了严重冲击。四是学训矛盾愈加突出,日益严峻的社会就业压力,由于过去的业体校对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偏颇和忽视,加之课程设置的困难,导致许多有训练培养前途的青少年运动员放弃专业训练,转入各级普通学校学习,业体校招生困难很大。五是观念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安闲享乐的思想观念和计划生育政策,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从事风险高、吃苦多的专业运动训练,致使愿意从事竞技体育的人越来越少,运动员来源渠道越来越窄。对此,我省应以湖南、山东等省份为榜样,奋发图强,不甘落后,完善全省竞技体

6、育“举国体制”,提高认识,完善政策,强化工作,持之以恒狠抓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争用8-10年的时间,彻底改变我省后备人才青黄不接、难以为继的困难局面,为实施以奥运争光为主导、以全运争金为基础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国有体委于1987-1990年组织田径专家、学者及科研人员,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田径教学训练大纲》对各个项目的选材内容、指标、方法及各年龄阶段的选材要求、身体素质与专项成绩分级标准等有详细的规定和说明,指令在全国贯彻实施。  一、短跑运动员的选材  短跑是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极限强度运动。决定短跑竞技水平的速度能力、反应时、最高动作频率及无氧耐

7、力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决定的,后天较难培养与改变,训练仅使这些天赋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短跑运动员选材更重视先天因素。  (一)身体形态  短跑运动员的形态外观一般是中等或以上身材,肌肉发达且成束形,皮下脂肪较少;下肢较长,大腿比小腿稍短;踝围细,跟踺长且扁平、清晰;脚趾齐且较短,趾关节较坚固。根据短跑技术对身体形态的要求,提出以下指标。  1.身高:对短跑成绩没有实质性影响,不同身高的运动员在短跑中均能取得好成绩。但从总体看,高水平的运动员大多是身材较高者。根据国内外资料,《大纲》提出以下身高标准:男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