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齐民友高数下册上课第08章04节平面(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章集合第4节平面(考点)从本节起讨论空间解析几何.空间解析几何就是用代数方法研究空间几何对象。这里“几何对象”包括空间曲面与空间曲线.平面是特殊的曲面;直线是特殊的曲线。要用代数方法研究空间几何对象,首先要建立的方程(也可能是方程组)。与平面解析几何类似,与它的方程之间应满足如下关系:(1)若点在上,则满足方程;(2)若一组数满足方程,则点在上.则称为的方程,为方程的图形.(1)和(2)合起来意思是,(即,方程不多不少刚好表示完的全部点)在本节及下一节,我们将以向量为工具,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讨论平面和直线.15第1章集合
2、平面的方程(题目(考点):求满足给定条件的平面的方程。)1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假设同学们已经熟知什么是平面。若一非零向量垂直于一平面,则称此向量是该平面的法向量,记作.下面我们要写出给定平面的方程。要写的方程,首先要有一些已知条件。设已知上随便一点和的随便一个法向量。平面就确定了,确定了就可以写它的方程.设是空间任一点。。因此的方程是.(4.1)图4.1而平面便是方程(4.1)的图形.由于方程(4.1)是由平面上已知点及它的法向量确定的,因此,称方程(4.1)为平面的点法式方程.写给定平面的点法式方程的方法: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求
3、出上随便一点和随便一个法向量,再把和代入(4.1)就得到的方程。15第1章集合【例4.1】 若平面过点,且其法向量的三个方向角相等,求此平面的方程.解 设法向量的三个方向角为,由条件可得,但注意到,于是有,取,由点法式方程(4.1),所求平面的方程为.即.思考题:1.对此题,能否取法向量来建立平面方程?一般地,平面有多少个法向量,不同的法向量之间有什么关系?15第1章集合【例4.2】 若平面过三点,求此平面的方程.解 先求平面的法向量,因,,则.于是可取又点是此平面上一定点,由平面的点法式方程(4.1)可得或. (4.2)
4、(4.2)式也称为平面的三点式方程.(测)思考题:2.根据向量的混合积导出平面的三点式方程(4.2).(四点共面的充要条件是。也可得到方程(4.2)。)15第1章集合2 平面的一般方程.(4.1)平面方程(4.1)是的三元一次方程。反过来,若随便给定三元一次方程,(4.3)它是否表示一个平面?任取满足该方程的一组数(若,令得),即, (4.4)两式相减就得到与(4.1)同解的方程:.(4.3’)由此可见,方程(4.3)是过点且以为法向量的平面方程,故三元一次方程(4.3)的图形是平面.称方程(4.3)为平面的一般
5、方程.是平面的法向量.结论:平面的方程都是三元一次方程;反过来,三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个平面。利用一般方程写平面方程的方法:把已知条件代入(4.4)得未知数是的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得到,再代回(4.4)就得到平面的方程。(注意:的解是不唯一的!)为简单,可利用三元一次方程和平面特点的以下关系:(1)平面通过原点.(2)法向量为垂直于轴平面平行于轴;法向量为垂直于轴平面平行于轴;法向量为垂直于轴平面平行于轴(2)的三个特点有时可能同时具有其中两个,例如,平面平行于面.思考题:3.在方程(4.3)中,若(1);(2);(3);(4)
6、,则方程(4.3)分别表示怎样的平面?画出这些平面的图形.15第1章集合【例4.3】 求通过轴和点的平面方程.解 平面过轴,则该平面平行于轴,且平面过原点,故设该平面的方程为由平面过点,有,将此式代入所设方程有,消去(解不唯一!),得平面方程.思考题:4.试根据平面的点法式方程求例4.3的平面方程.解设法向量为,则同时垂直于和。解取。所求平面方程是(在平面上)【例4.4】 设平面与轴,轴,轴分别交于三点,,,求此平面的方程(其中:).解 设所求的平面方程为,将三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得,从而,代入所设方程有,两边同除以有.(4.5
7、)方程(4.5)称之为平面的截距式方程,而依次称为平面在轴上的截距.15第1章集合思考题:5.试根据平面的三点式方程导出平面的截距式方程.解。取平面的方程即15第1章集合4.2点到平面的距离设是平面:外一点,下面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图4.2设为点在平面上的投影点.由条件,平面的单位法向量,故注意到在平面上,有,故. (4.6)(4.6)为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与平面几何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比较记住)例如点到到平面平面:的距离为.15第1章集合思考题:6.试根据例3.3所给出的Cauchy不等式导出点到平面的距离公
8、式(4.6)式.7.如何判别两点位于同一平面的同侧或异侧?解平面把全空间分割成三部分:平面上;有一侧另一侧。15第1章集合4.3两平面的位置关系1两平面的相互位置设空间两平面的方程分别为:,.法向量分别为,。从几何上看,其位置关系可能是平行、重合、相交等情形.(1)。(2)。特别地,易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