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教育的智慧完

无为教育的智慧完

ID:37248360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0

无为教育的智慧完_第1页
无为教育的智慧完_第2页
无为教育的智慧完_第3页
资源描述:

《无为教育的智慧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备注:此论文在镇江市第十三次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无为教育的智慧泰戈尔说过: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日臻完美的。这句话最恰当的说出了教育的方式。教育就如水,应载歌载舞的完美,而不是千锤百凿强硬成就的。“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处三千之弱,却无坚不摧,无孔不入。这同道家无为的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教与无为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是不为,也不是消极无为。“无为”的正意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无所为,无所不为”,因为不为,所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就一如兵家的:以退为进,都印证了这一

2、教育哲学。在这里,“道”和“无”是同一个意思,是通用的。所以“无为”即是“道为”。道,揭示的是规律。无为,即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终“无为”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是最高的法则。“无为”,即“无背道之行,顺自然而为”。汉字把“人”“为”合而为“伪”字,不正警示人们背道的人为是虚假的吗?只有“道”、“自然”才是真。要去伪求真,则需“无为”。柳宗元的名文《种树郭橐传》中以种树讲哲理,种树高手“能使树活得长,长得快,不过是按照树生长的自然规律,充分适应它的天性而已”并不是人的能耐。这是“无为”思想的

3、生动说明。“无为”教育,即作为被教育主体的学生,在没有意识到被教育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受到教育。“无为”教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为”思想与现代教育学中“主导、主体”理论的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要促进“主体”的发展,其真谛应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则应开发潜在的积极因素,引导其开悟。“无为”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这一过程是因势利导,是教育者的“无为”,促使受教育者的有为。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无为之教记得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当孩子意识到学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

4、往是失败的。”“在少年教育中产生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教育行为以赤裸裸的方式出现在他们面前,而人在这种年龄段从本性上就不愿意被他人教育。1.简约而非简单”《中国教育报》曾以《不教而教的启示》为题刊登了这样一个教育故事: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头,父母不愿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中学练。突然,她听到一位老年女人的赞许,老人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你拉得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于是每天都到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励说:“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家长惊异地发现了女儿优美的琴声,忙问是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女孩才知道,

5、林中的老人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且她的耳朵从未聋过。装耳聋,引导孩子走向自信。她认真倾听孩子的琴声,对孩子不断鼓励,虽没有具体施教琴艺,又没任何说教,但却给了孩子动力和自信。女孩每天为孤寂的老人拉琴,从中悟到艺术的价值和魅力,琴德、琴艺都得到升华。这个传奇故事便蕴含着丰富的“无为”教育的哲理。“无为教育”不是简单的不为。是“简约而非简单”。无为教育的根本在于人的心灵,心是不教而教的。无为教育从古到今、从中到西都是一种智慧和深度。2.无言而非无心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孟子的母亲堪称教育家,孟母教子的故事世代流传。故事虽然简单,却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教育哲学原理。“昔孟

6、母,择邻处”,阐明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育就是创设环境。环境是人才成长的土壤,只有沃土才能培养出良才。“子不学,断机杼”,既讲了形象生动的教育方法,又说明了使教育对象开悟的途径。“断机杼”使幼年的孟子猛醒,悟到了做人、求学的真谛。孟母教子,既有有言之教,又有无言之教。“择邻处”、“断机杼”使幼年孟子受到熏陶,其心灵受到震撼,正是孟母不教而教的成功。3.诱导而非放任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先生演讲之后回到办公室,其秘书莫莉小姐笑吟吟地迎上来说:“卡耐基先生,演讲成功吗?”“非常成功,掌声四起。”“那太祝贺你了。”莫莉由衷地笑着说。“莫莉,你知

7、道吗?我今天去给人家讲的是‘如何摆脱忧郁创造和谐’,我从公文袋里取出讲稿,刚一开口,下面便哄堂大笑。”“那一定是你讲得太精彩了。”“的确精彩,我读的是一段如何让奶牛产奶的新闻。”说着将手中的材料递给莫莉。莫莉的脸刷地红了,喃喃地说:“昨天我太粗心了,卡耐基先生,这不会让您丢脸吧。”“当然没有,你这样做使我自由发挥得更好,还得谢谢你呢!”从此以后,莫莉再也没有出现过因粗心而造成工作失误。卡耐基先生对莫莉的批评和教育是一种“将教育的意图掩盖起来”的教育艺术,是一种充满人性关怀的超凡的教育智慧。当然这也是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说到教育的无为,就很容易想起陶行知先

8、生的《四块糖的故事》以及鸡吃米的故事。按着鸡头让它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