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47490
大小:3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0
《文本深度解读需“有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本深度解读需“有度”镇江市丁卯中心小学赵芝萍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教师有更多的涉猎、更厚的积淀,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投入文本研究之中。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过好教材关,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老师们也在不断完善的教学思潮引领下,走过了“深入钻研教材”之路,迈上了“深度解读文本”的新征程。深度解读文本,一方面要站在作者的立场,来理解文本本身,更多的则需站在编者、教者和儿童的立场来全面解读,如此才能让文本真正发挥它教学的价值。“文本”是什么作
2、为语文教师,在教学研究、集体备课的进程中,常常提及“文本”二字,但我们如何正确的理解它呢?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读:站在作者的角度,“文本”很简单,它代表的就是作品;站在编者和教者的角度来看,“文本”是指教材;而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文本”的角色又发生了变化,它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蓝本”,即“学材”。什么叫“文本深度解读”面对同一文本,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解读。但对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它承载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使命,因此,对于教材中的文本,语文教师必须站在不同的角度,深度解读,真正领略文本的内
3、蕴深意和教学价值,实施应有的教学任务。因为没有深度就没有高度,就没有对儿童精神的引领,更没有对儿童语文素养的提升。“文本深度解读”的误区误区一:挖了又挖,深了再深部分教师信奉的深度解读,就是越深越好,所以每每在解读文本时总觉得一定要深入下去,把含蓄的思想和潜在的意蕴一一挖掘出来,不把学生挖得云里雾里、哑口无言誓不罢休。误区二:游离文本,旁征博引有的老师认为没有思维的广度,就没有思维的深度,于是乎,在课堂上以文本为素材,善于发现文本中的“潜在资源”,也许是时代背景,也许是文本中涉及的一人名、一地名、
4、一书名,均大肆运用,进行脱离文本教学价值的举一反三、旁征博引,而且乐此不疲。误区三:细枝末节,一一品析这些老师认为,作者字字句句段段,字字用心,处处含情,“须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岂可辜负了作者的一片苦心,所以可见他们在课堂上抓住每个词,扣住每句话,从头到尾,从文字到标点,细读,细读,再细读,学生在课堂上怎一个“累”字了得。文本深度解读须“有度”“无度”的解读带来了许多高耗低效的课堂,因此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在文本解读中把握好“度”,适度解读,适度教学,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那么
5、怎样才叫“适度”呢?一、站在读者的角度,“深度”解读文本在网络资源横飞的现代社会,教师渐渐失去了研读教材的自信和静气。拿到一篇文章,老师们第一念想便是打开网络资源,搜索名家解读和设计,在拿来主义盛行的今天,我们老师失去了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深度”自然无从谈起。所以,要想深度解读文本,需要教师自主培养自己的读书的爱好和兴趣。拿到一篇文章,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把它当作文学作品,以读者的眼光来阅读与欣赏。不借助任何工具书、参考书,不借助网络资源,不参考他人解读结果,摈弃杂念,轻松阅读,获得最直接、最本
6、真的感性体验和教材本原的东西。教材源于作品,作品的范畴要远大于教材。因此,把教材当作作品来阅读,这是一种求本索源的阅读;这是一种大阅读;是一种居高临下的阅读;这种阅读,需要教师以更高层次的目光来欣赏,需要教师借鉴大量阅读的经验和文化视野。所以,把教材当作品来阅读,关键还在于教师能否多读书,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敏锐地发现作者的创作意图、背景、作品特色等文本价值。在当前背景下,需要教师静下心来深入解读文本,甚至可以“过度”。教师只有首先让自己与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多维的对话,把握
7、文本的精髓,深得文本之“三味”,方能在教学中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挥洒自如地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二、站在教者的角度,“广度”解读文本语文教师需在阅读教学的进程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理念的支配下对教材作进一步解读,关注作者的语言形式和篇章结构,揣摩编者的意图,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1.关注体裁和背景,解读作者的意图。文本的体裁不同,解读的重点也不同。“顺林之天,以致其性”,按着文本的自然纹理去解读,就能真正领略作者的意图,容易解
8、读到位。作者撰文常常在特定的背景之下进行的,要么有特定的历史条件,要么有特定的写作心境……把这些一一了解透彻了,就能“得作者之心”,解读才更为深刻、全面、真切。2.关注语言和表达,解读文本核心价值。这就回顾到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两个概念上来了,即“写了什么”和“怎样写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引导我们更多地关注作者的表达,把关注的重点从过去的“写了什么”转移到如今的“怎样写的”上来。所以,我们现在要解读的一个重点就是语言表达的形式,而非内容。具体说来,教师在解读文本中药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