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246388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0
《在例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例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店垭中心学校 刘道新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一要求,就是要我们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教师怎样转变观念,由于教学性质的决定,要靠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逐步形成。本人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在例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一、例题设计,显示趣味,以趣激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时,要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或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本着这一思路,我选择了“棋盘上的学问”这一带着浓厚兴趣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题目是:传说古代有一国王,当他学会了国
2、际象棋后,对国际象棋很有兴趣,于是他把发明象棋的人找来,对发明家说:“你要什么奖赏,你自己说吧。”发明家要求国王在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以后每一个格子却比前一个加一倍,直到把64格放满。“你真笨!就要这么一点奖励,”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国库里没有这么多麦子!”请问同学们,你认为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兴趣特别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多数同学的认识同国王一样,认为这样的奖励太少了。个别同学也是考虑到老师提出这个问题,猜测国王给不了这些麦子,这时老师及时引导学生用数字来具体计算说明问题的真伪。引导学生探究一:先写出数字
3、,口算具体数字:1、2、4、8、16、32、64、128……;口头说不了,使用计算器计算…,而计算器也无法计算了,怎么办?引导学生探究二: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1、2、4、8、16、32…还可以写成什么样的形式?学生经过思考,认为还可以写成:12、22、22、23、24……由此可探究出:第64格的麦子为263。引导学生探究三:到底要多少麦子,同时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字的大小,此时教师提出如下三个问题:⑴请同学们估算一下最后一个格子的麦子约有多少斤(按1斤麦子一万粒计算)?⑵这些麦子够发明家吃多少年?⑶中国约有13亿人口,可供全国人民吃多少年(按每人/每天吃1斤麦子计算)三个问题又使学生感到更
4、加新鲜,产生了一种要把363的结果求出来的急切心情。引导学生探究四:怎样计算263,首先我们从它的意义上探究,263表示什么?它表示63个2相乘,由此,我们可作下列探讨:263=2×2×2×2×2×……2×2×2(63个2相乘)转化为:263=4×4×4×4…×4(31个4相乘)又转化为:263=16×16×16×…×16(15个16同8相乘)再转化为:263=256×256×…256(7个256同128相乘)最后转化为:263=65536×6553×6×65536×32768 =6.6×104×6.6×104×6.6×104×3.3×104≈9×1018这时我们就可以算出上面三
5、个问题的答案了:⑴=9×1014斤 ⑵=2.5×1012(年)⑶=2×104(年)这仅是最后一个格子的麦子计算,如果是整个棋子加起来数目是大得惊人。上述问题的探究学生始终处在兴趣浓厚的氛围中,想学、想知道最后的结论,以解除心中的疑惑,实施探究的方法,对难度大的问题使用转化的方法顺利解决,学生学习效果较好。二、在习题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新课程改革,删掉了许多程式化的习题,加进了充满活力,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习题。我们只要正确引导学生,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会学得轻松。例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册教材,126页第10题: 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多少个交
6、点?四条直线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解决上述问题,第一、二问非常简便,在图上即可数出来,关键是第三问,发现规律就较难了。这就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引导他们观察、发现,得出规律。首先引导学生继续画图,找出5、6、7、8条直线相交时,最多的交点个数.其次列表,观察、比较、分析:直线数变 化交点个数变 化213增加13增加24增加16增加35增加110增加46增加115增加57增加121增加68增加128增加7…………如果观察、比较、分析数据可得出,左边的竖列每一个比另一个多1;右列的数增加也有规律:分别增加为:2、3、4、5、6、7…,最后用字母把一规律表述出来,我们用n表段线段的条数,横着看我
7、们可发现,交点个数是n-1,但是代入第二行,3-1=2交点个数不对,这时怎么办?我们可以再不改n-1的情况下,怎样使第二行的交点个数为3成立,可由第一个试n-1=2成立方法非常多,但我们选择,可以试第二行,第四行…由此得到规律为:(n为大于2的整数)。解答这道习题的过程,实施的是观察比较、分析。最终起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目的。三、相信学生、发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的能力是无限的,只要你开发它,就会得到许多成果,如下面一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