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司马光(曹蕾)

22司马光(曹蕾)

ID:37209223

大小: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9

22司马光(曹蕾)_第1页
22司马光(曹蕾)_第2页
22司马光(曹蕾)_第3页
22司马光(曹蕾)_第4页
22司马光(曹蕾)_第5页
资源描述:

《22司马光(曹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2.司马光主备人:曹蕾修改人:教材分析:(一)内容简析这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落水小朋友的事。课文形象地再现了一个小朋友掉入水缸,司马光与别的小朋友不同的举动。(二)语言特色课文的语言浅显易懂,可以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并积累文中的描写司马光砸缸动作的词语,如“搬起”、“使劲砸”等。同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积累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能仿照该句式练习说话、写话。素养培养目标:(一)基础目标1.认识2个偏旁——爪、犬,掌握其名称与写法,并能说出学过的带有爪、犬等偏旁的生字并组词。2.绿线内的生字能正确认读,初步了解由

2、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3.学会按照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内9个生字,在正确识记生字的基础上能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4.结合插图,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勇敢的品质。(二)发展目标1.结合课文内容的理解,积累文中描写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动作的词语。2.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积累句式,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练习说话、写话。3.拓展思路,以《如果我是司马光》为题,说说解救落水孩子的新方法。教学重点: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会本课

3、5个生字,学习新偏旁“瓜”,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讲了一件关于谁的一件什么事情。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三、初

4、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1.提出初读要求:(1)读准每个字音。sīhouyuánjiǎgāngpádiào司马光古时候花园假山水缸爬上掉进biékūhǎnshǐjìnzágāngliúdéjiù别的哭喊使劲砸缸流出得救1.自读词语。2.指名读,生跟读,师相机正音。3.讲解词语。4.齐读词语。四、再读课文1.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交流: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当时别的小朋友怎么做的?司马光是怎么做的?五、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司、候、园、爬、掉。2.开小火车认读,相机正音。3.教学新偏旁“爪”。4.分析字形结构,自学笔顺。5.师范

5、写,生描红。6.组词。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4个生字和1个新偏旁。2.通过学习,了解司马光的机智过人,遇事沉着。3.联系生活,知道凡事要想办法,动脑筋,要学会自我保护。教学难点:通过字、词、句的朗读,体会司马光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2.组词。二、第1自然段1.指名朗读。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这个故事发生在将近一千年之前。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4.借助图画学习第3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

6、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圈画:下面大水缸装满)指名读、齐读。5.齐读第一自然段。三、第2-3自然段1.第二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2)讨论:发生了什么事?别的小朋友是什么反应?从哪里看出他们都慌了?(3)出示句子:别的小朋友都吓慌了,有的哭了,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反馈、交流、讨论。①理解“都慌了”,指导读词。②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③谁来学他们喊一喊?怎么喊?喊些什么?④表演读这句话。⑤“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话吗?(4)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2段的内容。(5)过渡: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

7、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2.第三自然段。(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砸缸的动作。(2)谁画了司马光怎么做的句子?①指导读词:“没有慌”、“使劲”。指导读句子,表演朗读。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样做的呢?“搬起”与“拿起”作比较,“搬起”说明什么?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②司马光为什么会这样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③最后怎么样?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3)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4)小结: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5)如果你是得救的小朋友,你会怎样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