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综合能力测试

信客综合能力测试

ID:37207587

大小:3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19

信客综合能力测试_第1页
信客综合能力测试_第2页
信客综合能力测试_第3页
信客综合能力测试_第4页
信客综合能力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客综合能力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10信客·综合能力测试一、为下列句中的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他读过sīshú(   ),年长后外出闯码头,碰了几次壁,穷愁潦倒(   ),无以为生,回来做了信客。2.(老信客)连他们各人的píqì(   )习惯也作了介绍。3.年轻人想到老人今后的生活,说自己赚(   )了钱要jiējì(   )他。4.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   )。5.妇女们一把眼泪、一把bítì(   )在信客家里诉说,信客铺纸磨墨,琢磨(   )着句子。6.(老信客)就裁下窄窄

2、一条红chóu(   )捆扎(   )礼品,图个好看。7.老人最后的嘱咐是扬了扬这只扎(   )伤了的手……二、用横线标出下列句中的反义词1.从头至尾,年轻人都没有答应过接班。2.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3.他进退两度,犹豫再三,看要不要把那封书信拿出来。4.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5.都市里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或词1.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2.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 3.听说从

3、此信客已赋闲在家……使他深受感动。 4.他死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 四、简答题1.“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如何理解这个“信”字? 2.“(信客)他说:‘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这“凶险”指什么? 3.“他眼界开阔,对各种新知识都能容纳。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深察世故人情,很能体谅人,很快成了这所小学的主心骨”,如何理解“更难能可贵”? 五、阅读(一)7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年轻的信客,也渐渐变老。他老犯胃病和风湿病,一犯就想到老信客,老人什么都说了,怎么没提起这两宗病?顺便,关照家人

4、抽空带点吃食到坟场去。他自己也去过几次,老人逼着他讲各个码头的变化和新闻。历来是坏事多于好事,他们便一起感叹唏嘘。他们的谈话,若能记录下来,一定是历史学家极感兴趣的中国近代城乡的变迁史料,可惜这儿是山间,就他们两人,刚刚说出就立即飘散,茅屋外只有劲厉的山风。信客不能常去看老人。他实在太忙,路上花费的时间太多,一回家就忙着发散信、物,还要接收下次带出的东西。这一切都要他亲自在场,亲手查点,一去看老人,会叫别人苦等。闯荡都市的某个谋生者突然得了一场急病死了,这样的事在那样的年月经常发生。信客在都市同乡那里听到这个消息,就会匆匆赶去,代

5、表家属乡亲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乡间,他就夹上一把黑伞,伞柄朝前,朝死者家里走去。乡间报死讯的人都以倒夹黑伞为标记,乡人一看就知道,又有一个人客死他乡。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噩耗通报。可怜的家属会号啕大哭,会猝然昏厥,他都不能离开,帮着安慰张罗。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咬牙切齿地憎恨城市,憎恨外出,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下午,他又要把死者遗物送去,这件事更有危难。农村妇女会把这堆简陋的遗物当做丈夫生命的代价,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

6、。红红的眼圈里射出疑惑的利剑,信客浑身不自在,真像做错了什么事一般。他只好柔声地汇报在上海处置后事的情况,农村妇女完全不知道上海社会,提出的诘问每每使他无从回答。直到他流了几身汗,赔了许多罪,才满脸晦气地走出死者的家。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我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老信客说过,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1.如何理解下列句中的加粗字的含义?(1)老人逼着他讲各个码头的变化和新闻。 (2)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

7、泪,堆在他的肩上。 2.信客为什么不能常去看望老信客? 3.试概括第3、4段的内容,并思考这是从什么角度来反映信客的? 4.请把“农村妇女会把这堆简陋的遗物当做丈夫生命的代价,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一句改为肯定句,并比较二者,哪个句子更好? 5.如何理解“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 6.上面选文的内容都反映出信客的哪些品质? (二)7为您服务教育网 http://www.wsbedu.com我的故乡四十几年前是穷乡僻壤,在我十岁那年,一位夹雨伞、背包袱的私塾先生飘然而至,伫立庄头,自言自语:“是栖歇

8、之地,我在此可得食宿!”随即,他向走来的村民表明自己的教育之志,当场有人领他回家,愿意借出大厢房设立私塾。庄里像我一般大的孩子都进了私塾。一方戒尺放于先生的案头,念私塾的孩子没有一个不害怕打手心。但是,先生的戒尺难得动用,倒是常闻他读书(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