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花渐入迷人眼+++古诗教学寻新绿

乱花渐入迷人眼+++古诗教学寻新绿

ID:37204801

大小:27.6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19

乱花渐入迷人眼+++古诗教学寻新绿_第1页
乱花渐入迷人眼+++古诗教学寻新绿_第2页
乱花渐入迷人眼+++古诗教学寻新绿_第3页
乱花渐入迷人眼+++古诗教学寻新绿_第4页
乱花渐入迷人眼+++古诗教学寻新绿_第5页
资源描述:

《乱花渐入迷人眼+++古诗教学寻新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课例乱花渐入迷人眼古诗教学寻新绿--------执教公开课《钱塘湖春行》二三事均川中心学校陶泽民学校让我讲一节关于古诗词教学的展示课,接到任务后我一筹莫展。说实话讲现代文轻车熟路,但是古诗词教学确实是我的短板,况且接手的又是刚入学的七年级的新生,怎么办?再三考虑后我决定从学生入手,让学生出主意想办法,让孩子们设计并展示他们喜闻乐见、又易于理解的教学环节。一节古诗词教学就这样展开了。未弹曲调先有情上课伊始,我对全班的学生说:“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国的国学典范,博大精深,意蕴浓厚,很值得我们去赏析,但是又不怎么好学。学校让我们班先尝试总结一套好的学习方

2、法,老师也犯困啦,不知如何去上《钱塘湖春行》这首古诗?”这时,学习委员赵滨鑫站起来说:“老师,我们一起来帮你想办法吧。”“好啊”我顺水推舟把这一“难题”交给了学生,让孩子们帮我设计学习的流程。各小组经过一节课的充分酝酿,学习方案拟好了。第一小组方案:上网或查阅资料书查找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当时白居易为什么写这首诗?当时他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写这首诗他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接下来再逐字分析其含义。第二小组方案:借助课下的注释以及教材的插图,同时展开联想来理解全诗,从而明白诗词所要表达的意思以及白居易当时的情感。第三小组方案:仿照学习王安石《泊船瓜洲》

3、这首诗的学习方法,来推敲诗句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如推敲“乱”“浅”等字的用法。第四小组方案: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篇优美的散文,也可以把这首诗中描写的美景画成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学生们的设想让我眼前一亮,真没想到孩子们的思维竟然比我还开阔。通过梳理,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一组选派同学介绍所搜集到的时代背景;二组选派同学结合当时的情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四组选派同学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句子的含义及诗句中用得精妙的词语。五组同学改写诗句,写一篇小作文;六组同学展开想象画一幅钱塘湖的初春图。我就当个“主持人”作适当的点评或总结。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了展现各组

4、的成果,小组长卯足了劲,给组内的各成员安排任务:搜集资料、试说试演、小组评议、合议订正……各个同学忙得不亦乐乎。上课的时间到了,各个小组跃跃欲试,都想拿出看家的本领。第一小组的组长谢雨霏当仁不让,率先登场了:她说道:“同学们,我是一组推选的发言人谢雨霏,我们组主要展示的是本首诗的写作背景,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帮助.不过,我可要随时提问的哟。”俏皮的语言赢得全班同学的阵阵掌声。“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它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计。提起西湖,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哪位同学起来回答?”课代表鲁宇鑫迅速举手了。“我想到了苏轼的名

5、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Verrygood!请坐下。”全班顿时哄堂大笑。谢雨霏又发言了“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去1180年前的西子湖畔看看,和唐朝诗人白居易一起去领略早春西湖特有的美景,去找寻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原因吧”。接下来她又简介了当时的时代背景。看着同学们的表现,我会心的笑了,在心里给孩子们点了一个大大的“赞”。炼字赏析环节,四组的吴志翔则娓娓道来:我觉得“诗眼”在“早”“新”两个字上,“几处”而不是“处处”,“争暖树”是说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可见是“早莺”。“谁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则是刚刚开始筑巢,

6、可见是“新燕”。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诗人以很轻的疑问语气叙述这些景象,不是实问,也不是存疑,而是对早春景色情动于衷的喜悦。多好的赏析,入木三分,我没有想到孩子的思维竟然比我想的还深远。四组的其他同学也作了精彩的补充:“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也是近景,写地上的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中了,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愉悦之情。……各个小组纷纷展示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在自主合作

7、、互评互比中,四十五分很快就到了。大家似乎意犹未尽,团团围在我的身旁,央求我以后就这样上古诗词,我爽快答应了孩子们的要求。最是橙黄橘绿时“古诗不好教。”这是许多老师曾有的教学困惑。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先逐字逐句讲解分析,接着让学生背诵,从而完成教学任务难免有些硬性“填鸭”。如何打破这一瓶颈,我觉得古诗词的学习重点在于赏析,通过短短的诗句,让学生有“穿越”的感觉,从而体会到作者当时所见、所闻和所感。这首诗的课堂教学我努力让学生去设计、去理解、去探究,在合作学习中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钱塘湖的美景中。同时围绕“早春”让各个小组分别设置“读诗—说诗

8、—改诗—背诗”等系列环节,做到教学有梯度又有针对性。“读”是赏析诗歌的基础,同时也是形成感性认识的第一环。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