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主旋律的变迁

(最新)主旋律的变迁

ID:37177838

大小:34.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最新)主旋律的变迁_第1页
(最新)主旋律的变迁_第2页
(最新)主旋律的变迁_第3页
(最新)主旋律的变迁_第4页
资源描述:

《(最新)主旋律的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高考1977》谈上影集团出品的“主旋律电影”2009年4月21日10:16    在艺术的功能系统内,通常把电影的功能区分为:审美功能(作者电影,或者说文艺片)、认识和教育功能(主流电影,在中国,更确切的称呼是“主旋律电影”)、愉悦功能(娱乐片)三类。在20世纪80年代,区分这三类电影并不困难,但自从中国电影开始面向市场,电影企业开始自负盈亏,尤其民营资本甚至境外(海外)资本进入电影制作、发行过程之后,电影创作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形态。这时,不仅文艺片需要进行商业包装或制造一定的“卖点”,娱乐片也需要体现出一定的艺术水准才能被观众接受,而“主旋律电影”也开始重视票房,努力圆融商业性、艺术性和政

2、治性。  本文以上影集团近年出品(部分为合拍片)的“主旋律电影”为论述对象,重点分析两部“建国60周年献礼片”:《黎明行动》(2008,导演包福明)、《高考1977》(2009,导演江海洋),以见证“主旋律电影”在市场化背景下的三种创作倾向。  一、宏大历史题材的个体化表达  中国“主旋律电影”的主要题材是革命历史的回顾、伟人传记,以及时代英雄、时代精神的银幕再现。这样的题材对于普通观众来说恐怕只可仰视而无法平等交流,这就需要寻求“宏大历史题材的个体化表达”,即选择一种个体化的视角来结构情节,从一个横断面来观照历史,使影片既有史诗般的厚度,又具有个体性的真情实感,达到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感召力的水

3、乳交融,进而对当下现实产生积极的启迪意义。  如影片《高考1977》,其背景是1977年“恢复高考”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是中国十年浩劫后拨乱反正、开创新局面的分水岭,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开始苏醒并探索前进的道路。但是,影片没有用高调的政治术语来为“恢复高考”作历史性的评价,而是聚焦于一群下放到黑龙江的知青在参加高考过程中的种种迷茫、阵痛、憧憬,以及他们为了改变命运而与现实、体制进行的种种抗争,进而挖掘“恢复高考”对于个体的意义:个体可以不再因为家庭出身不好而永远与“大学”失之交臂,也不会因为领导的为难而寸步难行,他们可以选择和决定自己的未来。这种改变,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变革,更是一种政治理

4、念,乃至伦理环境的变革:从“集体伦理”到“自由伦理”。——注意影片最后老迟在广播里念的那份录取名单,那些在农场里只有一个抽象标签(知青)的群体,那些原来只能在抽象的民族、国家、集体的利益中发挥自己作为螺丝钉功能的“元件”,一旦身处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将恢复他们作为个体的种种差异性,呈现种种不同的个性偏好:有人读中文系,有人读数学系,还有人读法律系,有人读机械制造系,等等。  而且,影片《高考1977》还从一个哲学高度来肯定“恢复高考”的意义,那就是将被异化为“政治符号”、“革命工具”的“人”还原为有血有肉有真性情的“人”。如影片中的老迟,作为“体制”的维护者,时刻把“组织”、“纪律”、“政策”挂

5、在嘴边。他永远随身携带的那枚公章,象征着体制的权威和国家的意志,也是对知青进行管理和规训的一个紧箍咒。但面对这些“知青”为改变命运而进行的不屈抗争,尤其面对陈琼父亲那种大无畏的父爱,老迟冰冷坚硬的心开始融化,从一个专制的“国王”回归为一个严厉的“父亲”,从一个冰冷无情的“国家权威”形象还原为一个具有人情味的长者。这正是影片所要表现的重要主题之一:“人性的回归”。  可见,《高考1977》没有“以大写大”,而是“以小见大”,通过几个人物的心灵轨迹来折射“恢复高考”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人”的解放与“人性”的回归),具有高度的历史浓缩性和主题的深刻性。  确实,“主旋律电影”要表达政治意识形态,要

6、实现对观众的“教化”。但是,直白的政治宣传,概念化的人物塑造,空洞的标语口号,公式化的情节只会遭到观众本能的拒斥,只有让观众沉浸在一定的艺术情境和艺术感染力中,与影片中个体性的人物命运感同身受,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思想认知和价值判断。  二、“主旋律叙事”的时尚包装  麦茨在对影院机制和观影心理的讨论中,凸现了三个关键词:认同、窥视、恋物。如果不惜损折麦茨理论的复杂性与深刻性,可以将这三种观影心理作通俗化解读,——观众的观影愉悦来自三个方面:对影片中人物或现实中扮演该人物的明星的认同,观看奇观性景象(不仅是女人的身体)的满足感,对电影中技巧、生产电影的技术设备、电影衍生物(如海报、衍生玩具

7、、明星签名等)的迷恋。这三种观影心理在好莱坞商业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凸显,而且一些艺术电影也开始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观众的这三种观影心理。这时,中国的“主旋律电影”要走向市场,让观众进入故事情境进而接受影片中承载的“政治意识形态”,同样要以自己的方式对这三种观影心理作出呼应。  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开始启用一些时尚明星(包括港台明星)来增加卖点,如《邓小平1928》(2004,导演李歇浦)中就出现了香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