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160453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19
《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学习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中组部国际人才战略专题研究组组长王辉耀在面对采访时,对主持人提出的你觉得中国为何老拿不到诺贝尔奖?的问题他是这样回答的:“我认为这个问题是类似“钱学森之问”的问题。我感觉和我们教育体制有关。就是说,我们现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够。创新型的机制也不是很通畅。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都是比较循规蹈矩的学生,比较听话,没有创新意识,可以说创新意识很薄弱的人才。”对此笔者深有感触,目前中小学教育,虽历经几次课程改革,从某些方面来讲,教师也开始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始终还是没有完全摆脱旧的教育体制的影响,相当
2、一部分老师和学生还是唯“课本是从”创新教育还是停留在口号和理论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这样是不利于人才的培养的,因此,笔者根据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认为要真正实施创新性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做创新型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胡东芳教授在“东西方教育杂谈之六”《谁来改造我们的课堂》一文中是这样描述的:“在中国的课堂,我们只能看见所有的孩子都是腰杆挺直,双手背后,两脚并齐。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们鸦雀无声;老师提问的时候,学生们无声地举手的姿势都是统一规范的。这样的画面犹如到了军营一般。在让人感到神圣与威严的同
3、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这是一种封闭式的课堂,是一个没有有活力、没有生命力的课堂,它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也只是照本宣科,毫无创新可言,学生的学习主导性地位也不能体现,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教育学也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切实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争做创新型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首先要摆脱旧的教育体制的影响,尽量要营造一种
4、开放的课堂环境,要让学生真正从封闭的课堂中解脱出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则要深入研究挖掘教材,要跟据学生实际和课堂状况灵活使用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分析得出答案,教师及时和他们分享这种成功的喜悦。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光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3二、加强“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索性学习”所强调的则是受教育者与知识能力(或情感)及以此为内容的文本之间的关系。它所强调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指导下
5、,受教育者自主合作地对以知识能力(或情感)为内容的教材文本进行全方位、多体系地探索思考,从而掌握教材文本所蕴含的知识能力(或情感),获得发展。据此,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前苏联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所说过这样一句话:"自主性之所以重要,首先不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因为它符合创造性的自我发展;离开自主性,就不能获得发展。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后学生练习的方式,要求学生先独立自主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思考探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做学习的主人。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同时也要求他们具有
6、较高自学能力。这与现代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要求是一致的,充分体现了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要求。其次,要培养学生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学习离不开质疑问难。“质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巴甫洛夫语)。因而教师要避免在教学中把问题“讲”白,然后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在不断强化中使学生“学会”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以此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教学过程和方式固然有效,但是如果不给学生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只会被动接受,问题意识会被弱化,可持续优化的自身学习
7、能力就会降低,最终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只有学生自己发现了学习中存在的不能理解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地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他就会积极调动自己的思维及原有知识储备利用各种方法方式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而然会有所发展。第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心理学认为:“学生的交往动机表现为主动参与探索讨论和小组学习活动,喜欢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问题”课堂上的讨论行为是学生之间的一种互动方式,他们交流观点以形成对某一问题较为一致的理解、判断。实践证明,合作学习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
8、且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观与竞争观,达成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顺应教育社会化的需求,因而很快就成为一种主流教学方法。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独立对教材进行学习,更要鼓励学生能积极融入班级这个集体中,要集大家之智慧,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