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ID:37159972

大小: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19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_第1页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_第2页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_第3页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人教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指出: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而在阶段目标的阅读中针对不同学段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第二学段(3~4年级)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原属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5~6年级)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调整,原第8条)由此可见不同的年段朗读课文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在朗读的训练过程中要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在边教边学边探索:    一、朗读熏陶    在学生初学朗读时,以模仿为主,而且学生的向师性特点很明显,教师的范读很重要。朗读水平高的老

3、师尽量范读,水平一般的老师要充分利用优秀的朗读资源,而且不同的人对朗读材料的理解不同,朗读技巧的处理也是不同的,平时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朗读的音频资料,让他们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荷叶圆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整篇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想像。教学时,我采用范读、领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方法,让学生感受这篇文章语言的美。学生在模仿读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在朗读中把握标点符号的停顿,语速、语调、语气等变化。

4、在朗读中,学生感受到夏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学生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日积月累,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就有了朗读的基础,但在各年段不能拔高学生的朗读要求,不能好高骛远,扎扎实实地落实阶段目标。二、朗读指导   朗读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蕴含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的有效手段。朗读指导与语言的感知、理解、运用、积累有机融为一体。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本诗写毛泽东在1935年胜艰难险住阻的过程。在执教的过程中,我采用让学生试读、范读、划节奏读这三步让学生初步

5、读通、读熟古诗。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朗读水平停留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在第二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长征的背景资料以及作者毛泽东的相关资料,在这个交流活动中,拉近了学生与历史、作者、编者、文本之间的距离,学生在交流中了解到七律诗的特点,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当学生有一定的感情积淀之时适时引导学生用朗读来表达情感,起到了厚积薄发的效果,学生也恰到好处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课文其实是一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当真正理解、感悟后用朗读来表达情感有如画龙点睛。   三、朗读体验   朗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培养学生朗

6、读的习惯。并不是一篇课文,一节课就能训练好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平时要注意学生的朗读体验。课堂上往往只有少数学生有单独表现的机会,因此朗读训练要延伸到课外,除了在内容上保证之外,还要在时间上保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朗读体验。朗读的形式也要多种多样,可以是分角色读、指名读、小组读、轮读等多种形式,形式的多样化会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从而会主动去练习。同伴互学也是进行朗读体验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实,以同伴为榜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总之,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

7、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需要不断的探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