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148506
大小:6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19
《《老子》与中国文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老子》与中国文化鲁迅先生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的信中提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对鲁迅先生的这个科学论断在具体理解上虽然尚不一致,但它说明了道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一点则是非常明确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多元互补的文化,其中儒、道、释三家实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按鲁迅的论断,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柢就在道教。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影响极大。他们的思想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一名中国人,无论自己是否意识到,他都不可能摆脱这种影响。因此,了解(儒、释、)道的思想,对今天的生活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高在
2、谈到《老子》这本书时说:“《老子》许多年来一直是我的床头伴侣。其意义永无穷尽,通常也是不可思议的。例如,当我研究心理学时,它是一本有价值的关于人类行为的教科书。作为一个研究组织机构的专业人员,我从这本书学到了许多有关政治和领导的知识。我把它作为最喜爱的礼物送给身为企业家和高级经理的朋友们。这本书道出了一切。”哲学家温第施曼把《道德经》看作是人类原发性智慧的重大著作,它不但是道家和中国的一部圣书,而且也是整个人类的一部圣书。尼采评论《道德经》一书说:“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入汲桶,垂手可得。”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老子与自己的思想很吻合,他将老子“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
3、安以动之徐生”的字句挂于墙,悬于壁,一派老子忠实信徒的模样。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到中国访问时,有人向他介绍《道德经》中几段文字后,他极为惊叹,认为两千多年前能有这么深邃的思想,简直不可思议。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一书中对老子也作过高度评价。他说:“在人类生存的任何地方,道家都是最早的一种哲学。”-12-据《中国文物报》2002年7月5日报道,2000多年来,为《道德经》作注者达三千余家。凭借仅仅5000余言的《道德经》,老子被美国《纽约时报》列为全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1997年就开始要求博
4、士生必须会背《老子》和《论语》前七章,不选不背不接受论文答辩。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立这样一个“规矩”时,杨叔子说:“那是因为我是中国人!基督教世界,所有的人都读一本书——《圣经》,伊斯兰世界的人都读一本书——《古兰经》。中国人应该读什么书呢?我认为就是两本,一本《论语》,一本《老子》。作为高级人才的博士生,应该了解这两本书,了解以后,对你的人性、理想大有好处。”上世纪90年代末,首创理工科大学中华诗词创作班,倡导让中华诗词走进大学校园、走进中小学、走进幼儿园、走进千家万户;2000年,提出“绿色教育”理念。他自己一天读一章,用了三个月的时间读一遍(细读,不不仅是背诵,是思考,深刻的
5、哲理沉思)联合国大会2011年6月21日通过决议,任命潘基文潘基文毕业于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外交学系,在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肯尼迪政治学院获硕士学位,于20世纪70年代投身外交事业。2004年1月16日开始,潘基文出任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他精通英语、法语,并且熟悉德语和日语,言谈温和、举止谦逊。连任联合国秘书长,第二个任期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止。潘基文表示,作为秘书长,他将在会员国之间、联合国系统内部以及联合国与诸多国际伙伴之间,发挥一个协调员和建桥者的作用。他援引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名言,强调应将这种不朽的智慧应用到
6、今天的工作中,在百家争鸣的思想中,找到行动上的统一性。苏联著名汉学家李谢维奇说:“老于是国际性的。”-12-美国学者蒲克明肯定《道德经》是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纽约时报》将老子列为全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现在世界上译本,有260多种。可谓盛况空前。它在世界上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在国外具有很大的影响(以下数据来源: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日本:超过250种翻译本,德国超过90种译本;英美:超过70种翻译本为什么老子这个人,引起世界这样的关注,为什么如此为世界景仰,现在就介绍老子这个人,以及他的书《老子》(《道德经》)。一、老子其人其书(一)老子其人姓李名耳,生于公元前571
7、年,楚国苦县(现在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代末期,在周王朝担任守藏室史官。他是孔子的老师,“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曾去周都,问道于老子,回来之后,对他的弟子赞叹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据有关史料记载,这二个文化巨人有五次历史性的会面)庄子称颂老子是“古之博大真人”。公元前516年,周王朝内乱,王子朝兵败被逐,“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因此,老子“被免而归居”(《庄子·天道》),回到陈国居住。他看到天下大乱,不得其时,乃蓬蔂而行,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