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宏观分析原理(郝联峰)

基于大数据的宏观分析原理(郝联峰)

ID:37141747

大小:84.3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18

基于大数据的宏观分析原理(郝联峰)_第1页
基于大数据的宏观分析原理(郝联峰)_第2页
基于大数据的宏观分析原理(郝联峰)_第3页
基于大数据的宏观分析原理(郝联峰)_第4页
基于大数据的宏观分析原理(郝联峰)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大数据的宏观分析原理(郝联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大数据的宏观分析原理中华联合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郝联峰(2017年3月18日,上海量化投资技术论坛)进行宏观分析,对经济的理解是思想基础,大数据是工具基础,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方法是关键,金融市场是检验经济理解、分析方法、分析结论的最有效地方。一、理解经济与宏观经济构建宏观经济模型的第一关键是理解经济与宏观经济,这与构建量化投资模型的第一关键是理解市场道理相似。而理解经济与宏观经济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所学的教材,所当成经济学常识或公理的东西,大多是有偏差的,用这样的理论指导宏观分析,当然就很难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

2、理论偏差在哪里?实际上还是教条主义,我们学的做的,都自觉不自觉地是西方那一套。西方经济学的流派很多,我们目前大学里的经济学课程和教材,基本上都是西方那一套,包括政治经济学,也是从西方传进来的。并不是西方经济学说不好,但要与世界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要有借鉴吸收。如果照搬西方这一套理论,照搬教材、经典,实际上还存在很多偏差。经济学几个最基本的分支,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都存在偏差。..(一)微观经济学的偏差微观经济学里面三大基本规律,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都有问题。供求规律认为,供过于求,价

3、格就下跌,供不应求,价格就上涨。这就是很简单的供求规律。实际上不是这回事,只要经济增长比较快,即使是供过于求,物价也不一定下跌。市场经济一般都是供过于求,供过于求是常态,是长期的、普遍的,供不应求是个别的、短期的。但只要经济增长快,如1978年到2015年,中国名义GDP年均增长15.16%,平均每年物价上涨5.51%。尽管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供过于求,这段时间物价肯定会上涨,就是因为物价里大概有50%是工资(中国比较低,是47%左右,一般西方国家GDP中工资占比略高一些),而工资是收入法GDP里中的一部分。收入法GDP包

4、含劳动者报酬(工资)、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这几块。工资在GDP中占比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名义GDP高增长、工资就会高增长,产品成本有47%左右就会高增长,速度快。技术进步因素能拉低产品成本和产品价格,能抵消一部分工资推动的产品成本和产品价格上涨。名义GDP每年增长15.16%,工资就每年增长15%左右,产品成本里有47%左右是工资,所以工资推动产品成本每年上涨7%左右。技术进步因素会降低产品成本,平均每年约拉低1.6个百分点。所以1978-2015年,总体物价每年增长5.51%(=15.16%×47%-1.6%

5、)。这段时期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就是名义GDP..高增长。若看供求规律,以为供过于求价格就下跌,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生搬硬套供求规律,得不出正确结论。价值规律也是这样的,不管是劳动价值论还是效用价值论,都是有偏差的。是什么创造价值?劳动价值论说是劳动创造价值,效用价值论说有效用就有价值。为什么要定义价值这个概念?什么是价值?什么创造价值?提出这个定义或理论是为经济建设实践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所以要提一个比较科学的概念。从务实、有效的角度去定义概念,价值是什么创造呢?我们认为是劳动和交易创造价值,不仅是劳动,交易也创造价值

6、。如果紧抓这两个点,经济就能搞好。举个例子:一个农民有一本书,但不识字;一个教授有一把锄头,却不会用。但两人一交换,教授有一本书,农民有一个锄头,各得其所,社会的财富就增加了,价值就增加了,社会会更好。如果这样定义价值,是能促进经济建设的。劳动创造价值:让大家有工作做,要鼓励大家生产和工作的积极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交易创造价值:要提供交易的条件,搞市场经济,搞一些交易所或搞外向型经济,参加国际经济大循环。竞争规律也存在偏差。并非越充分竞争越好,竞争过度也不好,竞争不足也不好,需要有一个度。(二)宏观经济学的偏差..宏观经济

7、学里都重要的是经济增长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都是有缺陷的。经济增长理论有很多流派,比较有影响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听起来很有道理,其实不然。到底什么才促成经济增长?得做实证研究。到底什么在引领经济增长,贡献经济增长,对此贡献最大的第一大要素是分工和专业化(如出口导向、交易导向等),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34%。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并非是大家认为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何要搞改革开放?为何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为何要搞外向型经济,实证研究表明,它贡献经济增长的34%,就得这么

8、搞。贡献经济增长的第二大要素是资本投入(如储蓄转化为投资),占33%。这两项相加为67%,也是最主要的两项。第三大要素是人力资本的投入(如教育、人口红利等),占14%。第四大要素是技术创新(如技术模仿、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占7%。第五大要素是制度创新(如改革、改良等),占6%。通常人们认为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