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概念第六章3节

农学概念第六章3节

ID:37081119

大小:811.1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5-11

农学概念第六章3节_第1页
农学概念第六章3节_第2页
农学概念第六章3节_第3页
农学概念第六章3节_第4页
农学概念第六章3节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学概念第六章3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节 水分管理技术水是作物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作物新陈代谢只有在水分相当充足的状态下才能协调进行,否则正常的生命活动就要受到破坏,造成作物萎蔫甚至死亡。水分管理技术是通过灌溉和排水控制和调节土壤水分。合理灌溉节水农业技术旱地农业涝渍害的防治(略)一、合理灌溉(一)作物需水量与需水规律(二)灌溉定额和灌溉制度(三)灌溉方法一、合理灌溉(一)作物需水量与需水规律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株间蒸发+株体构成--表示方法:单位面积需水量、蒸腾系数。作物需水规律:生育前期以株间蒸发为主,中期以作物蒸腾为主,后期

2、需水量减少。表6-1水稻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品种项目返青期分蘖期穗形成期出穗开花期乳熟期黄熟期全生育期常优7号阶段需水量/mm21.5161.6240.3124.4126.640.77715.2模系数/%3.022.633.617.417.75.7100包选2号阶段需水量/mm40.8216.8291.562.7109.534.0755.3模系数/%5.428.738.68.314.54.5100模系数:作物需水量模比系数,各生长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的百分数。表6-2主要作物的需水临界期作物需水临界期作物需水临界期

3、水稻麦类玉米棉花稻穗形成期孕穗—抽穗开花—乳熟开花结铃期黍类豆类向日葵马铃薯抽花序—灌浆开花期葵盘形成—灌浆开花—块茎形成作物需水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大多在营养生长为主向生殖生长为主过渡阶段,通常和需水高峰期吻合。(二)灌溉定额和灌溉制度1.灌溉定额:指作物生育期间单位面积上各次灌溉水量之和。M=E(田间需水量)+W2(生育末期计划湿润层储水量)-P(全生育期内有效降雨量)-W1(播种前…)-K(地下水)2.灌溉制度:指作物田间灌水管理的具体方案。通常包括灌水定额(灌水量)、灌水时间、灌水次数。一、合理

4、灌溉(三)灌溉方法:灌溉方法按田间输水的方式和湿润土壤的方式分为以下四大类:地面灌溉地下灌溉喷灌微灌一、合理灌溉1.地面灌溉:传统方式,优点:投资少、技术简单、能源消耗少;缺点: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破坏土壤结构。(1)畦灌:小麦、谷子(2)沟灌:棉花、玉米(3)淹灌:水稻、改良盐碱地(4)漫灌:粗放式灌溉(不提倡)一、合理灌溉2.地下灌溉:在根系吸水层下面供水,借助土壤毛细管自下而上湿润土壤。地下水浸润灌溉和地下暗管灌溉。优点:不破坏表土结构,节水,节约土地、时间。缺点:投资大、暗管易堵、难于检修。一、合理灌溉3.喷灌:利

5、用管道系统和压力差。节水20%-30%,增产10%-20%。优点:省水、省工、保土、保肥,调节小气候,清洁叶面。缺点:投资高、耗能多、不均匀、易受风干扰。一、合理灌溉4.微灌:主要是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节水、增产效果显著。优点:省水、省工、省地、省肥、无污染。缺点:投资大、滴头容易堵塞。一、合理灌溉二、节水农业(water-savingagriculture)技术目前灌水的利用系数只有0.4左右,有60%左右是在输水、配水和田间灌水过程中浪费。水分生产率不足1kg/m3,不到发达国家水分生产率的一半。(一)水资源的合理

6、开发利用技术:1、水资源优化分配技术2、多水源联合运用技术3、雨水汇集利用技术4、地下水利用技术5、劣质水利用技术充分利用地上水资源、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选择性利用劣质水资源。二、节水农业技术(二)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略):1、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2、渠道防渗渠技术3、沟畦改造技术4、喷灌和微灌技术二、节水农业技术(三)农艺节水技术:1、育种(抗旱品种特征):可增产10-25%,水分利用率提高1.5-2.55kg/(mm.hm2)2、栽培(耕作、覆盖、水肥耦合)3、化学制剂保水节水技术:保水剂、ABT生根粉、黄腐酸等。喷黄

7、腐酸使作物叶片蒸腾速率降低19-27%,田间耗水量减少7-9%,水分利用率提高25-35%,增产9-12%。二、节水农业技术(四)节水管理技术(略):1、灌溉水源的配置、量化;2、土壤墒情监测;节水灌溉制度;3、现代化灌溉管理技术(自动化监控制)二、节水农业技术三、旱地农业(一)概念(drylandagriculture):指半干旱地区在没有灌溉条件下的农作物生产。一般认为年降水250-500mm,干燥度1.5-4.0的地区为半干旱地区。(二)旱地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特点:1.气候生态特点:降雨量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土壤侵蚀

8、和水分不足为限制因素。2.土地利用情况:天然植被、人工改良草地和雨养农业并存,农牧交错,畜牧为主。3.作物产量:年际间变化大。宁夏南部丘陵旱地,一般年产量为75%,严重干旱年为50%。三、旱地农业(三)旱地农业技术(略):农田保水技术:修建水平梯田。蓄水技术:科学耕作、覆盖合理用水:调整作物布局与种植制度,利用土壤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