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史学观念的现代诠释

孔子史学观念的现代诠释

ID:37028796

大小:4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17

孔子史学观念的现代诠释_第1页
孔子史学观念的现代诠释_第2页
孔子史学观念的现代诠释_第3页
孔子史学观念的现代诠释_第4页
孔子史学观念的现代诠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史学观念的现代诠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孔子史学观念的现代诠释(待续)朱本源·2013-05-1510:02:57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1994年03期    引言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是中国史学之父,正如希罗多德(公元前485-425年)是希腊史学(从而也是近代西方史学)之父一样。孔子的《春秋》,正如希罗多德的《历史》一样,是世界上最早的历史专著。孔子不仅比希罗多德早了半个世纪,而且在学术思想上有更大的成就。希罗多德只是一个历史编纂学家,孔子并且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所以孔子还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史学理论,它在古代世界史

2、学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本文将在适当的场合,把孔子的史学理论和西方的史学理论作出比较观。  我们所说的史学理论,按照今天一般用法,指如下两个方面:一为历史编纂学理论(theoryofhistoriogrpy);一为历史元理论(metatheoryofhistory),即一般所说的历史哲学。意大利著名历史理论家克罗齐指出:“历史编纂学的理论……是历史编纂学所得到的关于它自己的意识”。①孔子的历史编纂学理论主要见之于关于《春秋》的编撰学方面。孔子的历史哲学主要见之于他所编著的《易传》中。本文拟分为两大部分:一部

3、分以《春秋》为主专门论述孔子的历史编纂学理论;一部分以《易传》为主专门论述孔子的历史元理论。这里仅发表第一部分,下一部分另文发表。  在孔子死后差不多五个世纪,司马迁才第一次对孔子的史学理论作出全面的理解。在这五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的历史编纂学缓慢地发展着。司马迁以孔子的史学理论作为历史方法论,结合自黄帝以来的历史实际,写成《史记》一书,奠定了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学科模式”(disciplinaryparadigm)。中国封建社会的“正史”(normalhistory)二千年来都是在这个模式的指引下发

4、展的。直到20世纪初,梁启超提倡“史学革命”时,这种模式才被打破。司马迁是中国第一个伟大的历史编纂学家,所以只有他才能第一次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和解释孔子的历史编纂学理论,这是不足为奇的。令人奇怪的事是自司马迁以后直到今天,却不再有人全面而系统地阐明孔子的史学观念。本文的旨趣就在于:主要以司马迁的论述为参照,对孔子的历史编纂学理论作出现代的再理解与系统的再解释;并且粗略地涉及一下,在司马迁以后,我国传统史学家和经学家只重视孔子的历史理论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全面的原因。他们所重视的就是孔子的史学观念中关于历史学

5、的“训诲职能”(didacticfunction)这一个方面。  第一节司马迁的“六经皆史说”—一“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的历史方法论  汉初,司马氏世为史官,这个史学家族把儒家的经典《六经》(汉人习惯地称为《六艺》)作为孔子的历史方法论,并且作为他们司马氏治史的家法来传授。司马迁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而〕明世〔者〕: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见《史记·太史公自序》并参照《汉书·司马迁传》)

6、。司马迁并表示他自己的学术意图就在这里。  司马迁以历史学家的眼光看《六经》,从而把《易传》与《春秋》和其余四经分开,并且郑重地作为“正”和“继”的对象,而对《诗》《书》《礼》《乐》四经则泛泛地称作“本……之际”。这是明显的区别对待。只要细读《史记》中的有关言论,我们就可看出司马迁把前二经作为历史研究的理论纲领或“预先假说”(pre-supposition);而把后四经作为历史资料的根据。分别引证和论述如下。我们先看司马迁就正于《易传》的是什么。他写道:“《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易》

7、以道‘化’”(《太史公自序》)。就《易》本身说,如汉代学者所指出,“易”有三种含义:“易简”、“变易”、“不易”。第一义所指的是方法论,第二和第三是有关本体论问题。而司马迁于本体论中仅取“变易”世界观(即把整个世界看作是不断运动和生灭的体系),这正好作为历史研究的前提假说。因为摆在任何一个历史家面前的是人类社会已发生过的事,是前言往行,而它们只能属于一个变化着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它们不断发生和消失。如果我们把一切都看作在本质上是“不易”的,那就没有历史了。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以空前的速度变化着的时代,当时

8、的史官就有明确的历史意识。如公元前510年,晋国的史墨(史官名“墨”)说:“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虞、夏、商三代的后裔——引者注),于今为庶”(《左传·昭公32年》)。这位史官把自然变化和社会变化统一在他的历史意识中。孔子在《易传》中系统地叙述了变易的世界观,我们将专文讨论。司马迁继承《春秋》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可用他的如下说法来回答。他说:“孔子……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