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修己安人”管理思想的现代诠释

孔子“修己安人”管理思想的现代诠释

ID:13867741

大小:3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4

孔子“修己安人”管理思想的现代诠释_第1页
孔子“修己安人”管理思想的现代诠释_第2页
孔子“修己安人”管理思想的现代诠释_第3页
孔子“修己安人”管理思想的现代诠释_第4页
孔子“修己安人”管理思想的现代诠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修己安人”管理思想的现代诠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孔子“修己安人”管理思想的现代诠释  【摘要】管理的本质是一种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崇尚科学主义的工具理性文化,注重自我价值和追求法治,强调管理的制度化、定量化和严格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崇尚人文精神、伦理道德、集体主义的“家天下”文化,以重视“情感管理”,强调人本位的儒家思想理论体系为主导。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要想成为“君子”即好的管理者,务必从这三方面进行由“内圣”到“外王”的修炼。  【关键词】儒家管理思想孔子修己安人文化  孔子认为管理是个修己安人的过程。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

2、“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儒家倡导“修己以敬”、“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从领导者的自我管理,到对各级管理人员的人事管理,再到对整个组织成员的管理,这就是儒家所提出的修己安人的管理方式。以“修己”作为出发点,进而推广到“安人”的目标,“修己”,契合儒家的“内圣”之道,指人的主体心性修养,道德、学识、能力方面的自我修养,当然以道德修养为重,这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基础。“安人”即所谓“外王”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修己到推己及人,使人“安”,“安”是一种精神上的自足状态,必

3、须使人“安”才会达到管理之“和”。《大学》把“内圣外王”具体化,提出“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发扬光大自身的德性,即推己及人,使人民弃旧从新,亦即以己之德教化百姓,就是达到仁的至高境界。“八条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五条是“内圣”即修己,后三条属“外王”即安人,“格物而后至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是最重要的核心,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本,后四者只是修身的方法,是从属于修身的

4、目的;修身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尽管三者是修身的理想,但为了实现这些理想,则又必须从修身做起,正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乃是个人完成修身功夫的必经阶段,孟子进一步发挥孔子的思想,提出“家、国、天下”之本在“身”,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要求“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任何人都应该努力修身完成“内圣”的自我管理过程,然后再根据个人的才能和环境的实际需要,以修身去齐家、治国和平天下,即实践“外王”的“安人”过程。  1.“修己以敬”的“内圣”自我管理  孔子主张“性纯可

5、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感应”关系,一种非权力影响力,被管理者为管理者所吸引,自觉自愿地接受管理者的影响。因此,管理者要从修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开始进行“内圣”的修炼,完成“修己以敬”的自我管理,这其实也是一个以“孝、礼”为先,实践“仁”化的过程。  1.1以人性论为基础的“感应说”  1960年,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事方面》一书中,提出了管理学上的X理论和Y理论。这两组理论是关于人性的假设,并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管理哲学。X理论是传统的管理理论,基于人性恶认为对员工应该进行严格约束和强制管理,Y理论是一种人性善的管理

6、理论,认为对员工需采用鼓励和诱导的方式进行管理,这与孔子主张的“性纯可塑论”相契合。孔子在《阳货》篇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性情都是近似的,并没有善与恶的分别。只是因为习染不同,才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长了,有的向善,有的向恶,彼此相远。在《子路》篇,孔子曾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在上位的人,如果以身作则表现出礼贤下士的风范,大家就不敢不恭敬待人;居上位的人好义,大家就会服从;在上位的人,言行诚信,大家便不敢不诚实。要想使人民服从管理,就必须依赖统治者的感化力量。所谓感应,实际上

7、就是一种非权力影响力,是被管理者为管理者所吸引,自觉自愿地接受管理者的影响。管理者自身行为端正,即使不发命令,人们也会照样去做,这是接受影响后的遵从,管理者自身行为不正,纵然三令五申,人们也未必肯服从,这是不愿接受影响的反应。正如孔子在《子路》篇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里的“不令而行”,来源于“自发压力”的推动,是自己驱使自己奔向目标。“虽令不从”,产生于对“外来压力”的不满,很可能导致近乎盲目的反抗。一旦失去了感染力和感应力,管理活动的进行将会遇到重重困难。管理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在管理过程中,最重要、对管理效果起决定性因素

8、的是人。现代管理中的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管理既是由人进行的,同时又是对人的管理,人始终居于管理中心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