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赛积分问题(教学设计3)

球赛积分问题(教学设计3)

ID:36994620

大小:11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04

球赛积分问题(教学设计3)_第1页
球赛积分问题(教学设计3)_第2页
球赛积分问题(教学设计3)_第3页
球赛积分问题(教学设计3)_第4页
球赛积分问题(教学设计3)_第5页
资源描述:

《球赛积分问题(教学设计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单元教学重难点解决策略的课时教学设计《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教学设计——球赛积分表问题麻坪初级中学田忠平肖奎教学基本信息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2012)《数学》七年级上册重点、难点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本设计以“师生合作、点拨引导”教学法为主,辅之于练习法、讨论法,运用“三部五环”教学模式,依学生已有的生活感触为基础,通过“导学球赛——思考问题——分层探索——释解运用——变式巩固”等系列活动,引领学生了解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从而转化为数学问题求解,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相容关系,进一步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强化数学应用意识,体现“人人

2、学有价值数学”的新课程理念。整个教学设计流程体现“设计问题化,过程活动化,活动练习化,练习要点化,要点目标化,目标课标化”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多渠道整合优质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智慧的共同成长。教学重、难点的育人价值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能够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具有初步地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道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用方程解决部分应用题。从思维能力及学习习惯上看,思维水平处于以经验型为主的

3、初级阶段,缺乏深刻性,思维活跃但缺乏持久性,注意力较差,理性思考能力欠缺,学习自觉性不是太强,观察分析问题不够全面,对于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能准确分析解决等问题。本课的探究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学会在问题中、表格中获取数据信息,如何寻找表示相等关系的语句,以及怎样利用结果进行推理判断,并且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重点、难点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困难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2012

4、)《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展开的,共4课时。本节是第三课时,重点探究球赛积分表问题,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加以解决。难点是分析具体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教科书中的探究2以表格形式给出信息,在引领学生了解体育赛事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从不同形式获取有关数据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步设问、逐层深入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会通过定量分析进行定性分析,并在分析过程中渗透反证法思想,这不仅是对学生数学思考、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而且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挑战。本题明示利用方程不仅能计算未知数的值,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推理,再次强化检验

5、方程的解是否合乎实际意义的必要性。解决本数学活动重难点的主要策略涉及利用未知数解决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而方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力工具,建立方程模型始终是本章乃至今后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无论是对学生数学视野的拓展、数学应用意识的强化,还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素养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球赛积分表问题。2、进一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过程与方法1、历经将球赛积分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探索球赛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6、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2、通过球赛积分等问题的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由实际问题得到的方程的解要符合实际意义,训练思维的严密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索球赛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2、通过变式练习、训练和评价,增进师生之间的配合,磨练克服困难的意志,进一步丰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从题干中、表格中获取有关数据信息,利用方程进行计算

7、、推理、判断。教学难点从图表中获取有关数据信息,寻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正确建立方程。教学方法“师生合作、点拨引导”教学法,练习法等。学法指导练习法、合作讨论学习法。教学资源借助多媒体出示三个问题及变式训练,并将问题三分步问题化,增大课堂容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问题难度、坡度,有效设问,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评价1、评价量规:随堂提问、练习反馈、作业反馈。2、评价策略:坚持“及时评价与激励评价相结合,定量化评价与定性化评价相统一”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概括引领、

8、激励测进式点评有机结合,既有即兴评价,又有概要性评价;既有学生的自评,又有师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