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课授课计划》

《和声课授课计划》

ID:36993986

大小:9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6

《和声课授课计划》_第1页
《和声课授课计划》_第2页
《和声课授课计划》_第3页
《和声课授课计划》_第4页
《和声课授课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和声课授课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和声课授课计划》一、课程性质1.通过学习和声学的理论知识,给将要学习的即兴伴奏打下基础。2.学习和声是通过理论的学习,从而了解多声音乐与主调音乐的纵向结构和横向链接。3.学习和声理论能为合唱合奏做好理论指导。二、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总体目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一定的和声理论知识,能为高声旋律配置四声部和声,并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中,例如合唱、合奏、即兴编配等。具体目标:1四声部和声:四部和声基础写作、四部和声记谱方式、和弦音的重复、和弦排列法、三和弦和六和弦2和声进行与和弦功能:三和弦标记方式、正三副三和弦、和弦连接法

2、、和弦功能体系、进行逻辑、终止式3用正三和弦为平稳旋律配和声:如何选择和弦、和弦连接要领、配四部和声步骤4同和弦转换:同和弦转换作用、方法、应用。5六和弦的应用:六和弦的特性和作用,六和弦重复样式,同级三和弦与六和弦连接。6正三和弦第二转位——四六和弦:5四六和弦的特性与音的重复,四六和弦的类型与用法。7属七和弦:属七和弦的结构与特性,声部处理,属七和弦的排列法与旋律位置,属七和弦的解决,准备和引入。8属七和弦的转位:转位名称与特性,转位的解决,属七和弦的转换,属七和弦的缓解,属七转位的预备和引入,综合应用。9副三和弦:基本概况,应

3、用原则,准备与导入。10近关系转调:转调类型,近关系转调特点,转调基本方法,离调。(1)课程内容设计模块编号模块名称学时1四声部和声1、四部和声是多声部写作的基础2、四部和声记谱方法3、和弦音的重复4、三和弦的旋律位置5、和弦音的排列法6、原位三和弦的六种排列方式42和声进行与和弦功能1、三和弦标记2、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3、不同三和弦之间的关系4、和弦连接中的声部进行5、和弦连接法6、和弦功能体系7、和声进行的逻辑8、终止式23用正三和弦为平稳的旋律配和声1、怎样选择和弦2、和弦连接的要领3、配四部和声的步骤4、写作练习5、弹奏练习

4、454同和弦转换1、同和弦转换的作用2、同和弦转换的方法3、同和弦转换的应用45六和弦应用1、六和弦特性和作用2、六和弦的重复与样式3、六和弦连接的分类46正三和弦第二转位——四六和弦1、四六和弦的特性与音的重复2、四六和弦的类型与用法47属七和弦1、属七和弦的结构与特性2、属七和弦的声部处理3、属七和弦的排列法与旋律位置4、属七和弦的解决5、属七和弦七音的准备和引入28属七和弦转位1、属七和弦转位名称与特性2、属七和弦转位的解决3、属七和弦的缓解4、属七和弦转位七音的准备和引入5、属三和弦与属七和弦运用综述。29副三和弦1、副三和

5、弦的基本概况2、副三和弦应用的原则210近关系转调1、转调的类型2、近关系调的特点3、转调的基本方法4、近关系转调的实际应用5、离调2考试2合计325(1)授课计划表(教学日历)周次起止日期周课时数主要内容教学方式1第一周2四声部和声讲授法、示范法、直接指导法、作业练习法2第二周2四声部和声讲授法、示范法、直接指导法、作业练习法3第三周2和声进行与和弦功能讲授法、示范法、直接指导法、作业练习法4第四周2用正三和弦为平稳的旋律配和声讲授法、示范法、直接指导法、作业练习法5第五周2用正三和弦为平稳的旋律配和声讲授法、示范法、直接指导法、

6、作业练习法6第六周2同和弦转换讲授法、示范法、直接指导法、作业练习法7第七周2同和弦转换讲授法、示范法、直接指导法、作业练习法8第八周2六和弦应用讲授法、示范法、直接指导法、作业练习法9第九周2六和弦应用讲授法、示范法、直接指导法、作业练习法10第十周2正三和弦第二转位——四六和弦讲授法、示范法、直接指导法、作业练习法511第十一周2正三和弦第二转位——四六和弦讲授法、示范法、直接指导法、作业练习法12第十二周2属七和弦讲授法、示范法、直接指导法、作业练习法13第十三周2属七和弦转位讲授法、示范法、直接指导法、作业练习法14第十四周

7、2副三和弦讲授法、示范法、直接指导法、作业练习法15第十五周2近关系转调与复习以往课程讲授法、示范法、直接指导法16第十六周2考核本学期时数共计32学时,其中:讲授16学时,实验学时,习题(讨论)16学时一、考核方案设计(1)考核方案制定的目的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2)考核的形式及相关内容考试分两部分,笔试与提交作品各占50%。二、教材、资料祁光路《和声通用教程》第一卷、第二卷上海音乐出版社三、需要说明的其它问题可能加入或借鉴少量其他教材的内容与个人观点与见解。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